大學生新聞網,大學生新聞發布平臺
大學生新聞網
大學生新聞大學生活校園文學大學生村官
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經歷社會實踐報告社會實踐總結社會實踐心得
全國排名校友會版軟科排名分類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專科排名學校地址
求職簡歷職場法則面試技巧職場故事求職招聘大學生就業
英語學習計算機學習電氣工程機械工程經濟管理建筑設計財務會計
申請書證明書檢討書自薦信演講稿心得體會調查報告讀后感求職信推薦信其它范文

行走山塘街

一個人。

  沒有邀約身邊的朋友,也沒有陪同遠方的客人。

  一個人,就這樣,說來就來,就到山塘街來了。

  這必須是一個人。因為這是一次專一的約會,是一個深情的凝望,不要多余的陪襯,也不要世俗的什么干擾,就是一個人和一條街的交流,一個人和一條街的相遇相擁。

  秋已經很深了,很有些涼意,風,從長長的街頭過來,一直穿到街尾,沒有人能夠躲避掉風,但心里頭卻是暖暖的,因為回家了,因為回到童年了。
  家是暖和的,童年是溫馨的。

  此時此刻,懷揣著濃濃的回家的情意,我站在了山塘街這里,可是我的思緒卻又飛出去好遠好遠,我在回想,回想在許多忙亂的年歲中,回想無數置身他鄉的時光,在這些歲月,在這些時光,忽然的,甚至是完全沒來由的,思鄉的情緒就會升出來,思緒飛越距離,飛越繁雜,落在我家鄉的山塘街。比如有一次,我在鼓浪嶼沉靜悠遠的氣息中,忽然就想家了,想家鄉的山塘街了,在鼓浪嶼的某一幢墻面斑駁的舊宅前,在鼓浪嶼的某一條蜿蜒細長的小巷里,我恍惚以為我已經回到了家鄉,我甚至以為這就是山塘街。可能還有一次,我身處大廈高層上,事務纏身,心緒煩亂,望著窗外烈日下的幢幢高樓,被高樓的玻璃墻折射的陽光灼傷了眼睛的時候,我又一次,忽然地想起了山塘街。

  現在好了,再也不用恍惚,再也不用似醒似夢了,我真真實實就回到山塘街了。手真真切切觸摸著青磚墻,腳踏踏實實踩著條石地,眼睛也明明白白地看著了山塘街,甚至我呼吸的空氣,我都知道是山塘街的。

  曾經的蘇州城里曾經處處都是山塘街,山塘街曾經就是我們的窗景,就是我們掛在墻上的畫,推開前門,打開后窗,家家臨山塘,戶戶盡枕河。但是現在,我必須要到山塘街去尋找山塘街,去尋找山塘街的這些曾經的生活常景了。

  幸好還有山塘街。

  小時候,年輕的時候,曾經多少次去虎丘,又多少次去閶門,也多少次聽說山塘街就是連接虎丘和閶門的紐帶,但在心理位置上卻始終沒有搞明白,只是覺得,虎丘是那么遠,遠到只有遠方來客的時候才有可能去看一看虎丘,而閶門又是如此的近,近到想買個什么日用品了,就去了,方便得就像是自家門口的小煙紙店。把那么遙遠的虎丘和如此近切的閶門聯系起來,這根紐帶得多長呀?

  七里,這么多年我們耳熟能詳的不就是這個“七里”嗎。一直以為七里山塘只是一種說法,這個“七里”,也許就像過去蘇州人常說的“六門三關五鐘樓,七塔八幢九饅頭”、“商量北寺塔,兜轉六城門”等等,這其中的數字,恐怕大多是虛指而非實在。

  所以,七里,可能只是一種概念,是一種象征的意義,不一定就是七里。蘇州的大街小巷是深的,是長的,長七里,甚至比七里更長的也有。

  只不過那是在從前。經過了千百年歷史風雨的洗禮,經過千百次時代變革的切割,如今的“七里”還剩下多少?七里山塘這座寶庫里還留下些什么殘余剩渣給它的后人?

  很長的時間里,我的內心就這么擔憂著,我的思想就這么猶豫著。小時候曾經走過山塘街的那一段、哪幾段,如今已忘得一干二凈,等到長大了,等到要老去了,蘇州的街街巷巷,都已經改變了面貌,變得我們不認得了,變得令人感嘆,令人扼腕,蘇州城都已經變了模樣,山塘街還在哪里呢?

  歷史似乎也強行地跳過了一段又一段,讓人找不到歷史與歷史之間的鏈接了。于是,總有些懷疑,經歷滄桑后的山塘,還值得去走一走、看一看嗎?

  我還是來了。我一定會來的。

  因為熱愛,因為熱愛蘇州,因為懷揣著對山塘街的期望。

  車子停在車水馬龍、喧囂繁華的大馬路上,在廣濟路新民橋堍,下十幾級臺階,忽然地、頃刻間,就換了一個世界。

  古老的山塘街就在橋下,就在我的眼前,從遙遠的歷史中突然地顯現出來了。

  我在橋下站了一會兒,頭頂上是轟隆隆的車聲,橋下卻一片寧靜,雖然人并不少,南來北往的游客和蘇州本地的老百姓,在山塘街穿梭往來,有許多人慢慢悠悠的,體會著山塘街的內涵,這是滲透著豐富情感的文化之行;也有許多人腳步匆匆,但那是一種過濾了浮躁的行走,無論快還是慢,你到了山塘街,你就不一樣了。

  就這樣,我開始行走在山塘上,我一個人,和許許多多來到山塘街的人一起,走在山塘街上。

  先往東走,這是修舊如舊的一段山塘,一路看會館,看戲臺,看工藝大師的作坊,看各色商店,看沿河的景色,短短數百米,已經看得眼花,走得腿酸,而新修復的這一段,僅有整個山塘街的七分之一的長度。到這時候,我才剛剛開始了解七里山塘的貨真價實,才剛剛開始領略和體會“七里山塘七里船,船船笙歌夜喧天”的意境。

  站在修復了的玉涵堂前,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6000多平方米的玉涵堂,四路三進后花園,大到全宅規模結構,小到磚雕門樓漏花窗,都完整得讓你忘記了今天,忘記了時光的流失,恍惚間就身處在吳一鵬的時代了,恍惚間就回到了明朝,回到了一個遙遠的夢中。站著,看著,一時間竟覺得什么話都說不出來,無盡的無限的感嘆,堵塞了嗓門和心眼。

  這座號稱“蘇州城外最大的建筑群”的玉涵堂的保存和修復的過程,無疑是充滿艱辛、充滿矛盾的,保護者和修復者們所付出的代價,更是我們難以想象、難以估量的。

  在山塘街上,如玉涵堂一般重獲新生的古建筑,那許多會館,那許多亭臺樓閣,那許多舊趾遺跡,雖然無聲無言,卻無不用它們彌堅的身影在向我們傾訴著,重回山塘,不是夢。

  看過玉涵堂,我就往西走了。穿過橋洞,西邊立刻又是另一番天地,濃濃的生活煙火氣撲面而來,賣貨的和買貨的擠擠攘攘,狹窄的街道兩旁,攤開的是蘇州百姓的日常生活,地攤上,應有盡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不存在的。

  不知道是因為東西多,人才會多,還是因為人多,東西才多,總之這里的人群是比肩接踵,有一個外地的單身游客,被這盡情鋪展的平常生活場景迷惑住了,他一定在想,這就是名聞遐邇的山塘街嗎?這怎么像是我家附近的菜市場呢。他把疑惑拋向了路旁一位擺攤賣棉鞋拖鞋的蘇州大媽,我好奇地湊過去聽大媽的解釋,我聽到大媽告訴他,你往東邊走吧,東邊那里,是古色古香的山塘街。那個單身游客,似信非信,但是他聽從了大媽的指點,往東邊去了。

  我感受到大媽身上散發出蘇州人的熱情、好客、要面子,其實大媽,你所在地方,也是山塘街呀,只不過它是山塘街存在的另一種形式。

  這種形式太過世俗,太過實在,讓遠方來的客人無法與自己夢中的山塘對上號,于是,他們往東邊去。

  而我,則繼續往西走。

  我終于走到了我最想去的山塘街。

  靜靜的山塘街,基本保持了原貌的山塘街,

  很奇怪,那一段人物混雜、繁亂的山塘街和這一段平靜空靈的山塘街之間,并沒有什么東西加以隔斷,更沒有什么明顯的標牌,但這種寧靜,說來就來了,一下子,就從亂哄哄的街攤那兒,來了。

  街上幾乎沒有行人,但街兩邊的民宅卻幾乎全都敞開著大門或小門,一種久違了的,閑適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圖卷,展現出來了。

  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腳步,在這個幽靜的山塘街街段上,慢慢地行走。太陽升起來了,寒氣退了許多,居民出來曬衣被了,鄰居間也有一些招呼聲,但是很平常很低調,沒有驚動任何人。就這樣,我從山塘街的東頭一直往西走,對山塘街上的老宅,一家一戶,有滋有味地看過來,看過去,在普通的甚至是低矮舊陋的民宅之間,我看到了汪氏義莊,看到了柳氏家祠,我走過了陜西會館、山東會館,面前,還有許多……間夾在普通民居中的深宅老院,那真是庭院深深深幾許。

  在我的印象中,山塘街的東段修復之后,東西兩段相映相襯,體現的歷史與現實結合點上的山塘街,應該是一幅雙面繡,但現在我知道了,山塘街已經不是雙面繡,它是三足鼎。一條長街,三段精彩,七里山塘,多樣風貌。它涵蓋了古今,它融合了現實與浪漫,它讓我們知道,生活,本來就是多面的,是立體的,是什么都有的。

  某個小樓的窗口,飄出了熟悉親切的評彈聲,那一瞬間,我感覺到,我餓了。

  為了吃,我又折回了山塘街的東段,坐到五芳齋吃了鮮鮮的大餛飩和香香的臭干,不光嘴上吃著,眼睛還瞄著那一長溜的蘇州小吃:鴨血粉絲湯、豆腐花、生煎、小籠、湯團、酒釀圓子……真是既飽了口福,又飽了眼福呵。

  我坐在店里吃東西,看著店外街上的人繼續來來往往,我忽然想,我們的古城已經丟失了許多山塘街、山塘河,我們不能再丟失一草一木一寸土地了,堅守住古城最后的老街,是我們每一個蘇州人的責任。修復一條老山塘、留下蘇州人以前的生活的舊影,這一種功德不亞于建設十條、百條“新山塘”。讓今天的蘇州人,讓蘇州人的子孫后代,也讓無數的外地人、外國人,都來走一走老山塘,從老街上獲得感受,從舊巷里汲取養料。

  我在一家小店買了一張水墨山塘手繪圖。從山塘街回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地圖。將眼前的地圖和剛剛走過的山塘實景配合起來,山塘街在我心里的痕印就更深刻也更生動了。山塘街,它是清泉,是拂面的春風,是一彎細細長長多彩的水袖,是一條串起了無數珍寶的神奇的鏈,是一艘承載著普通和特殊、攜帶著昨天駛向明天的航船。或者,它什么也不是,它就是獨特的一條存在了上千年的實實在在的老街。老街本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凡過去的街,都可稱之為老街,但是在新時代,過去的街越來越少了,保持著原貌的老街更是鳳毛麟角,走在這樣的老街上,你的心里會涌起很多很多東西,但是你說不清楚它是什么,你甚至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也許,正是因為說不清楚,說不出來,才會去走,才會走了還想再走,才會回去以后心心念念地想著它,才會夢回縈繞地丟不開它。

  如果把山塘街比作是一幅畫,我希望這幅畫,從古代掛到今天,再從今天掛到未來,歷經風雨,不褪色,不走樣,常掛常新。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4-11-25    閱讀: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實相與倒影
  • 我們都試過,坐在咖啡館,或者城市的某個地方,看行人來往,不同的面貌身材與穿著打扮,帶著各自的心事與經歷,匆匆忙忙。
  • 11-25 關注:0
  • 行走山塘街
  • 行走山塘街
  • 沒有邀約身邊的朋友,也沒有陪同遠方的客人。
  • 11-25 關注:0
  • 食糖小史
  • 大約所有動物的味蕾天生就會本能地分辨甜和苦的味道,自有記憶起,我就喜歡吃糖。
  • 11-25 關注:0
  • 一個人的珠峰
  • 吃罷早飯,已是早晨八點。我們來到扎什倫布寺,藍天白云籠罩下的扎什倫布寺,被裱著些許綠意的群山簇擁著,此時游人不多,絡繹不絕的是
  • 11-25 關注:0
  • 閱讀周夢蝶
  • 閱讀周夢蝶
  • 我越洋過海從武漢的臺北路到臺北的武昌街,在這騎樓,著名的明星咖啡屋,停在先生曾經擺書攤的地方,似乎為了重讀他的《孤獨國》。
  • 11-25 關注:0
  • 破山寺記
  • 在一個中午進入破山寺,所以沒遇到在清晨入寺的唐代詩人常建。
  • 11-25 關注:1
  • 鳥類筆記
  • 它偶然飛來,在寺院里的大樹上歇腳,作勢抓住枝條的一瞬,長尾巴往下一壓,猛地彈起,忽然又把脖頸縮進肩窩,連頭帶尾地拉成一條直線,
  • 11-25 關注:1
  • 你的靈魂,你的外貌
  •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江蘇的一批青年作家就很不安分,不僅想從文學創作上搞一點與眾不同的新花樣來,而且想從文學理論上提出新的概念與口
  • 11-25 關注: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一级一级毛片看看|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偷麻豆|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精品国产成a人在线观看| 97国产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给衣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呦女专区毛片|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字幕不卡| 精品久久欧美熟妇WWW| 12至16末成年毛片高清| 久久久久久久岛国免费播放| 国产伦子系列麻豆精品| 成品煮伊在2021一二三久|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 一级大片免费看| 久久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无翼少无翼恶女漫画全彩app | 91最新高端约会系列178| 久9re热这里精品首页|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 日本护士撒尿xxxx18| 欧美性猛交xxxxx按摩国内| www日本xxx| 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亚洲欧美专区精品久久| 免费在线观看h| 国产91小视频| 国产人与动zo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