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桂林理工大學“侗韻潤遺 鄉旅賦能”實踐團在程陽八寨持續開展實踐活動。當日,實踐團成員走進侗銘軒,觀摩三江茶藝傳承人楊永明的茶藝展示,感受傳統茶文化的魅力;同時深入景區與村寨,通過調研訪談,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
茶藝展示品古韻,一葉一茗傳文脈
午后的侗銘軒內茶香裊裊,三江茶藝傳承人楊永明師傅衣著侗族傳統服飾,為實踐團成員帶來了一場沉浸式的茶藝表演。只見他手法嫻熟地完成溫壺、置茶、沖泡、分茶等一系列動作,茶葉在水中緩緩舒展,茶湯漸呈琥珀色,醇厚的香氣彌漫開來。
“三江茶有600多年的種植歷史,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我們的生活智慧。”楊師傅一邊演示,一邊向成員們介紹三江茶的種植環境、古法制作工藝——從采摘時的“一芽二葉”標準,到殺青、揉捻、烘焙的火候把控,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茶農對品質的追求。他還現場教大家辨識茶葉品級,講解品茶的“觀色、聞香、品味”三步驟,讓成員們在味蕾與視覺的雙重體驗中,深入理解三江茶這一國家級農業產品背后的文化內涵。
實踐團成員們認真學習茶藝技巧,不時提問交流,在茶香氤氳中,深刻體會到傳統茶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傳承價值。
實踐團成員和楊永明師傅學習茶藝技巧、提問交流。王佳琪供圖
深入調研聽民意,探尋文旅融合路
為全面掌握程陽八寨文化傳承與旅游發展的實際情況,實踐團成員兵分多路,開展了扎實的調研活動。
在程陽八寨核心景區,成員們與來自各地的游客親切交談,圍繞非遺文化感知、旅游設施體驗、服務質量評價等方面收集意見。“您是通過什么渠道了解到程陽八寨的?”“對侗族大歌、木構建筑等非遺展示是否滿意?”“希望增加哪些文化體驗項目?”一個個問題的提出與解答,讓實踐團逐漸明晰游客對傳統文化的需求與期待。
同時,成員們還深入平巖村村民家中,與本地居民面對面訪談。從文化傳承態度到參與旅游經營的情況,從生活改善的獲得感到面臨的實際困難,成員們認真記錄每一個細節。一位從事旅游產品經營的村民表示:“旅游發展讓更多人知道了我們的文化,日子也越過越好,但希望能有更專業的指導,讓我們的特色更突出。”
通過調研,實踐團收集到大量一手資料,為分析程陽八寨文化發展現狀、提出文旅融合優化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撐。
實踐團成員對當地居民進行問卷調查。雷圣瑯供圖
此次茶藝學習與調研活動,讓實踐團成員既感受到傳統茶文化的魅力,也真切了解到文旅融合發展的現狀與需求。大家紛紛表示,將把所學所聞所感融入后續研究,努力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旅游發展中煥發更持久的生機與活力。(文:別沛昀 攝影:李瑋琦、雷圣瑯、王佳琪、陳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