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與智能工程學院以“薪火傳匠心,知行筑基層”為主題,組織青年學子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追尋紅色記憶傳承匠心精神,深入鄉村一線踐行知行合一,引導青年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用青春力量書寫新時代擔當。

薪火傳匠心:追溯紅色記憶,傳承英烈精神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為傳承先輩們堅守信念、勇于奉獻的匠心精神,6月29日,物聯網與智能工程學院“智工力量”實踐團隊走進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在紅色印記中汲取奮進力量。
實踐團隊成員懷著崇敬的心情步入紀念館,館內的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實物展品,無聲地訴說著抗日航空英烈們的英勇事跡。大家駐足于英烈們的遺物前,凝視著銹跡斑斑的飛行裝備、泛黃的書信手稿,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他們在戰火中堅守使命、無畏犧牲的崇高精神。在展廳的圖文展區,成員們仔細閱讀英烈們的生平故事,了解他們為守護家國藍天所做出的卓越貢獻。通過沉浸式參觀,實踐團成員深刻體會到“匠心”不僅是技藝的堅守,更是精神的傳承,這份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將激勵著學子們在專業道路上精益求精、勇毅前行。


知行筑基層:扎根鄉村沃土,踐行服務初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服務基層的實際行動,7月2日,實踐團隊來到金牛村,開展“美麗鄉村”墻繪創作、空調清洗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知行筑基層”的承諾。
實踐團隊成員帶著顏料和畫筆來到金牛村的墻面旁,以“美麗鄉村”為主題開展墻繪創作。大家分工協作,有的勾勒輪廓,有的調配色彩,有的細致填涂,將鄉村風光等元素融入畫作中。陽光下,成員們專注的身影與逐漸成型的墻繪相映成趣,原本單調的墻面漸漸變得色彩斑斕,成為村里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為鄉村注入了鮮活的藝術氣息。

貼心服務暖民心,技術助力生活美
炎炎夏日,空調成為村民們避暑的重要設備。實踐團隊成員攜帶清洗工具,主動為村里的老人家庭清洗空調。他們拆開空調濾網,仔細擦拭灰塵、清理污垢,耐心檢查空調運行狀況,讓老人們在夏日里享受到清爽舒適的環境。此外,團隊成員看到部分村民收干草人手不足,便主動上前幫忙。大家頂著烈日,分工搬運、晾曬干草,汗水浸濕了衣衫卻絲毫沒有影響熱情,用汗水詮釋著青年學子的擔當。村民們看著干凈的空調和整齊堆放的干草,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紛紛為實踐團隊的貼心服務點贊。
從紅色場館中的精神洗禮到鄉村田野里的實干服務,物聯網與智能工程學院的學子們用腳步丈量初心,用行動詮釋擔當。此次“三下鄉”活動讓“薪火傳匠心,知行筑基層”的理念落地生根,不僅讓青年學子在實踐中成長,更以青春力量為基層發展注入活力,讓匠心精神在服務人民的實踐中薪火相傳。未來,物聯網與智能工程學院將繼續組織此類實踐活動,讓青年學子在傳承與實踐中成長,為社會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