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擁有400萬粉絲的網紅博主“湯匙不是鑰匙”成功考研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金融專業,這本是一則充滿正能量、激勵人心的消息,卻在網絡上引發了諸多爭議,從中折射出大眾對網紅群體的刻板印象以及網絡輿論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大眾對網紅存在著一種潛移默化的刻板印象。在不少人心中,網紅似乎是低智、膚淺的代名詞,總覺得他們是靠著顏值、搞怪等手段在網絡上博眼球,缺乏真才實學和深度內涵。這種刻板印象的形成,與部分網紅過度追求流量、傳播內容質量低下不無關系。所以當“湯匙考研上北大”的消息傳出,很多人難以接受,質疑聲不斷。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湯匙”最初是以數學好而出名,他經常在視頻平臺分享數學知識,憑借扎實的數學功底和獨特的講解方式,成為眾多學生心目中的“數學大神”。顏值或許是他的加分項,但絕不是他走紅的根本原因。他畢業于東北財經大學應用統計學專業,大學期間在數學領域就展現出了出色的能力,還曾獲得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決賽(非數學類)一等獎 。此次考研,他更是以412分的高分、專業排名第二的成績進入復試,最終成功上岸北大,這樣的實力不容小覷。
面對輿論的質疑,北大招生辦及時回應,明確表示錄取過程公平公正,他們并不知道“湯匙”是網紅,完全是依據成績和綜合表現進行錄取。這一回應無疑給這場爭議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再次證明了教育公平的原則不可撼動。可即便如此,仍有部分網友不依不饒,甚至將攻擊的矛頭指向“湯匙”的長相、他的女朋友等與考研錄取毫無關聯的方面,這實在是不可取。
網絡輿論的力量十分強大,既能傳播正能量,也能成為傷人的“兇器”。在此次事件中,一些網友未經思考、調查,就盲目跟風發表負面評論,對“湯匙”及其家人造成了傷害。輿論監督本無可厚非,但需要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而不是空口無憑地造謠、抹黑。我們應該保持理性和客觀,尊重他人的努力和成就,避免被情緒左右,讓輿論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而非傷害他人的工具。
“湯匙考研上北大”這一事件也提醒著公眾人物,尤其是網紅,要更加規范自己的言行。因為他們的影響力大,一舉一動都可能受到關注,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負面輿論。同時,公眾也應該放下對網紅的偏見,以更加包容和理性的態度看待他們,給予他們追求夢想、提升自我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