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北京國際電影節·第32屆大學生電影節啟動儀式在東城區時間博物館舉行。相關領導、學界與業界嘉賓、“光影青春”優秀國產影片片方代表以及部分學生評委代表等近300人參加。
啟動儀式上,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執行副主任委員肖向榮代表組委會介紹,本屆電影節以“聚焦青春力量,彰顯青春氣息”“聚焦學術前沿,建設理論高地”“聚焦青年創作,強化產學結合”為三大主線,策劃一系列活動,力求在新起點上書寫電影節嶄新篇章,為青年電影人搭建更廣闊的展示與交流平臺。
東城區委副書記王達品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東城區與北京師范大學“牽手”的第四年。四年來,雙方攜手共進,大學生電影節與東城區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為首都文藝事業繁榮、文化創新創造注入青春活力。未來,東城區將與北京師范大學繼續攜手,擦亮電影節品牌,激活古都文化地標,助力產業發展升級,推動文化惠民共享,創作更多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國產影片。
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主任委員張雁云在致辭中強調,期待通過電影節搭建的平臺,讓青年創作者在多元文化碰撞中汲取靈感,在技術革新浪潮中錘煉技藝,使電影節不僅成為藝術展示窗口,更成為文化創新引擎,為北京建設國際影視高地注入青春動能。
在“光影青春”優秀國產影片單元,共征集到160余部國產影片,最終遴選出35部優秀入選影片。這些影片將在中國電影資料館和東城區部分影院進行線下展映,并開展映后交流活動。在大學生“青春之夜”榮譽盛典上,將揭曉“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影片”等八項榮譽。
在“百廿光影·世界與中國”特別致敬環節,黃會林先生和陶玉玲先生鼓勵青年影人勇于創新,講好中國故事。在“青春力量·當下與未來”青年影人講述環節,《幸運閣》導演黃婷婷、《您的聲音》總導演徐潔勤、《東四十條》導演覃牧秋、《最后的告別》導演張中臣圍繞主題進行精彩分享,結合自身創作經歷,就城市記憶與代際對話、紀錄電影社會現實價值、自我生活轉化創作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
當日,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攜手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共同發起面向少年創作者的“少年影人成長計劃”。該計劃通過優秀作品推選、創作指導、觀影交流等形式,鼓勵中小學生在光影中感知世界、感知美,擴大電影節對青少年群體的輻射范圍,為中國電影事業培養未來生力軍。
此次啟動儀式后,北京國際電影節·第32屆大學生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下一個臺風》進行現場放映,導演、監制、領銜主演等主創出席,與現場觀眾分享創作理念和拍攝過程,圍繞影片選題、角色塑造、畫面風格、聲音設計等展開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