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新工科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領域,正逐步成為培養未來工程師和科技領軍人才的關鍵。近日,志愿者們走訪了合肥工業大學與安徽大學,深入調研新工科發展及其創新型人才培養現狀。
合肥工業大學在新工科建設方面成效顯著,專業學位研究生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6%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超過95%。該校創新“協同創新驅動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新模式”,通過深化培養體系改革,解決學術研究與實踐脫節問題。校企聯合培養模式下,學生獲得行業領軍企業全程指導,創新實踐能力顯著提升。學校還優化課程設置,增加與企業需求相關課程,聘請校外專家參與教學,并通過“創新啟迪、創新競賽、創新實踐”一體化培養模式,全面提升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同時,注重工程倫理、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具有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
志愿者們也了解到安徽大學同樣重視新工科教育,將創新人才培養置于學校工作核心。該校成立文典學院,設立多個實驗班,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和國際競爭力的應用型人才。推行“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和“專業招生、分流培養”模式,輔修制度助力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學校設立六大素質教育核心模塊,將素質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實踐教學方面,構建實踐與理論、創新實驗與科學研究相結合的多元融合體系,近五年資助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上千項,學生在國內外科技文化競賽中屢獲佳績。
合肥工業大學與安徽大學均展現出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面對知識結構交叉化、工程技術復雜化等新特點,主動識變、積極應變,培養能夠應對未來挑戰的人才。兩校經驗表明,新工科建設需高校、行業、企業等多方協同努力,形成創新生態。
展望未來,新工科教育將在培養新時代人才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高校作為先行者,將繼續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更多具有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使命擔當的卓越工程師和科技領軍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