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然災害情況嚴重,黨的二十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幫助團支部同學領悟理論知識,增強防災意識,學以致用。11月25日下午,我院2021級地理科學第一團支部特別邀請呂鑌老師就“地理學科的專業性與防災減災之間的聯系”作為主要內容,為支部成員進行講解,并組織各小組收集整理新思想指導下防災減災的相關資料,傳達主題精神,為支部成員筑牢災難教育的理論基石。
本次主題教育設有
“背景介紹”“主題教育”“討論與交流”三個環節。
活動始伊,團支書姚惠婷根植于黨的二十大精神簡要介紹活動背景。

接著呂鑌老師通過親身經歷,講述地科青年要以強健體魄作為基礎,以積累防災減災專業知識作為儲備,從課本走向生活,在社會生活中學習實踐,落到實處。他還強調科普要在圍繞“生命至上”,面對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傳方式和宣傳重點,針對性地進行科普宣傳;除此之外,在宣教中也要充分貫徹師范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

最后,自由討論提問環節,支部成員積極發言,踴躍提問。就“如何更生動形象的為學生傳授有關自然災害的知識”等問題進行提問,呂鑌老師指出“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碗水”,鼓勵支部成員提升教師個人綜合素質,從不同角度為學生進行講解,通過充實自身知識內涵,在科普宣教或者之后的教學中更專業地進行災難教育。

此次主題教育會作為“感災知治,青年有思”感知篇的開端,充分展現了青年一代
肩負起防災減災救災的責任與擔當,更加堅定了支部成員科普宣教的決心。相信在后期的科普宣教活動中,支部成員將
發揮青年力量,積極投身社會實踐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