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將中國傳統音樂、民族音樂引入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促進音樂教育與學前教育的融合發展,提高幼兒音樂鑒賞能力,8月15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學前教育學院藝言童聲工作室師生成員,在尹泉和古文瑾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昆明部分藝術培訓機構、幼兒園及錄音工作室進行實地研學。

本次研學內容主要包括調研昆明當地幼兒音樂教學發展現狀、探索聲樂教學與學前教育如何融合發展,深度調研昆明有物藝術培訓學校和我聞幼兒藝術中心,如何開展聲樂教學以及探討本土特色文化與聲樂教學有機結合有效途徑等。研學方式主要是實地參觀云南耳畔文化傳播錄音工作室和昆明市五華區園博幼兒園,通過與參觀單位負責人的座談和觀摩現場授課等方式,進一步了解當地幼兒音樂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組織實施和本土文化融合特色;通過在專業錄音棚觀摩幼兒園園歌、個性教學歌曲及兒童舞臺表演配音、配樂等的錄制過程,并現場操作如何錄制研學歌曲,為工作室的師范生創造了錄制高品質音樂作品的實踐鍛煉機會。通過此次研學,旨在為進一步總結和提煉如何促進幼兒園聲樂教學發展經驗做好準備。

隨著走訪的深入,師生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幼兒聲樂教學可以通過開展歌曲游戲、聲樂技巧、音樂表演,激發幼兒學習聲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聲樂水平。還可利用當地民族文化資源,開展了特色的民族音樂教育活動。包括幼兒學習唱民族歌曲、制作傳統樂器等方式,將民間音樂知識滲透于幼兒音樂教育的,更好的引導幼兒充分領略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內涵和魅力,讓幼兒在欣賞中建立興趣。

在研學的過程中,同學們觀摩到了幼兒在專業錄音棚配音和錄制歌曲的全過程,學習并積累到很多課堂教學外的實踐經驗,也進行了工作室團隊的首次錄音實踐。錄制過程中,為了達到更高質量的效果,研學導師針對同學們在錄音棚特定環境的演唱進行了現場專業指導。通過本次研學活動,可以提高幼教專業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培養對音樂的感受力和創造力。在她們日后的幼兒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幼兒的音樂素養,參加研學的師范生收獲滿滿。

此次研學活動讓工作室的師范生們意識到幼兒聲樂教學作為孩子的美育基礎教育,在兒童身心發展的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僅加深了對聲樂教育與學前教育關系的認識,還讓師生們體會到聲樂教學對學前教育發展的深遠影響。同時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到當前聲樂教學在幼兒培訓機構和幼兒園中存在聲樂課程內容單一創新性不足、聲樂實踐教學不豐富、聲樂專業師資缺少學前教學經驗等問題。通過以上調研總結,讓學前教育師范生更加明確作為未來的幼兒教師,要以更全面、高標準的專業素質要求自身,教師應立足時代發展,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革新教學模式,明確教育目標,要形成一個與新時代相輔相成的幼兒聲樂教學理念,要充分調動幼兒參與聲樂欣賞和表演的積極性,全面發掘幼兒美育潛能,促進幼兒聲樂教學更好、更快發展,最終有效提升廣大學前兒童的音樂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