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挑戰第五天:從逆境中奮起,在挑戰中成長
沂蒙精神是紅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先進群體意識,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臨沂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沂蒙精神,提高團隊成員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實踐能力,并鍛煉成員們面對挫折時的抗壓能力,山東建筑大學大學生沂蒙情協會每年都會在臨沂地區舉辦“七元七天生存挑戰”活動。2023年8月4日,團隊成員們迎來了生存挑戰活動的第五天。
經過前幾日的努力,大部分的團隊成員都已經找到了一份較穩定的兼職工作,但這其中也難免會有些不確定的因素出現:因店主找到了有意向長期工作的員工而把成員們辭退、在線上多次投放應聘簡歷卻毫無回音、打電話多次被拒等等,因此,每一天仍然有小部分成員還處于尚未工作的狀態,但是成員們并沒有因此懈怠和灰心,大家互幫互助,給還未找到工作的成員出謀劃策,不停地向其他人打聽詢問,爭取不讓任何一個成員掉隊。這充分展現了大學生沂蒙情協會的團隊凝聚力和團結一心、共同前進的團隊宗旨。
在前期尋找工作卻屢屢碰壁后,成員金蘭和孫乾琿子在“生存挑戰”最后兩天的時間里終于找到了一份家教工作,負責輔導一位一年級小朋友的作業,同時也要照顧一位還未上學的小妹妹,陪她畫畫、跳舞等。由于家教地點較遠,兩名成員在早上6:00便早早起了床,乘公交車前往目的地。一路上,成員們都十分緊張,害怕自己不能夠跟孩子們友好相處,又或是擔心自己不能為孩子們答疑解惑。但是到了目的地之后,兩名成員發現小朋友們都很活潑也很熱情,在路上預想的情況并沒有發生。家教的內容比較簡單,小朋友非常配合,整個氛圍十分輕松融洽。在輔導任務完成后,小朋友們的奶奶也盛情邀請成員們留下來吃飯,成員們深受感動,表示自己一定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盡心盡力地輔導孩子們的功課,不辜負阿姨的一片熱情。
八月初,正值盛夏時節,暑氣炎炎,空氣中仿佛流動著火焰一般。在這樣炎熱的天氣下,在工廠和機械配件加工廠工作的同學仍然在堅守自己的崗位,為了將賺得的錢捐贈給貧困兒童而任勞任怨地工作,不辭辛苦。搬卸貨物、安裝污水處理器等勞累的工作都是成員們一天下來的主要任務,面對完全暴露在太陽下的工作環境,不過兩三分鐘,成員們便已汗流浹背。成員管潤東表示:“盡管工作勞累,但為了能幫助到有需要的孩子們,我們做的這些工作也都值得了。而且通過自己勞動掙來的錢,握在手里便感到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晚上8:00,成員們在臨沂市人民廣場準時集合,并召開總結分享會議。會議上,成員們輪流進行發言,分享這一天工作的經歷和感想。成員王文麗分享道:“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里,看到大家都在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共同努力、共同進步,我自己也在這個團隊里有了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就找工作而言,從剛開始的接連被拒,到慢慢地找到門路,再到最后有了一份較穩定的兼職,收到了第一筆通過自己的勞動掙來的工資,這期間的心情起起伏伏,但最后的收獲確是最寶貴的。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大家能夠永葆為貧困兒童捐助的初心,牢記協會‘情系沂蒙,奉獻愛心’的宗旨,繼續以勇往無前的姿態前進。”
沒有挑戰的人生,就如同小球永遠呈直線運動般無趣,正如三毛所言:“任何一份生命都有它生長的創痛與成長的歷程。在困難與挫折面前,我們唯有擺正心態、正視挫折,才可度過寒冬,枯木逢春。”經過幾天下來的磨練,團隊成員們的各方面能力均有了很大的提升。征程依舊漫長,在面對未知的挑戰時,成員們要時刻保持不怕吃苦的精神,把艱苦環境、艱巨任務當作磨煉自己的機遇,主動在困難中調整心態、磨煉意志,在奮斗中不斷提升自己。
“七元七天生存挑戰”活動已接近尾聲,破繭方成蝶,涅槃才成凰。楓葉經霜艷,梅花透雪香。在接下來的旅途中仍然會遇到無數的挑戰,但只要成員們團結一心、不斷進取、不斷攀登,便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