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現場省賽落幕,我校機電工程學院所報送的《智能可穿戴汗糖監測生物傳感器——阿莫手環》項目成功晉級國賽。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支隊伍中間,聆聽他們為榮耀關環所籠罩的,浸滿了熱枕與汗水的故事。
同愿者同謀,同心者同行
當被問到為什么要選擇這個項目時,團隊負責人孫保碩嘆了口氣給出了我們一組數據。“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此前提供的調查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已高達1.4億,每年世界因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死亡的人數高達670萬。”現有應用廣泛血糖監測設備是血糖儀,但血糖儀有易感染,操作復雜等方面缺點。
但接著他又講解到,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汗液作為人體代謝物,能檢測出人體多項指標。如果實現汗液監測血糖,便能有效避免傳統血糖儀的痛點。因此,團隊秉持初心,學以致用,設計出汗糖監測儀器阿莫手環。
“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術為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駕護航正是我們科研的初心”團隊成員黃慶虎這樣說道。實際上,如果項目能進一步發展成熟,還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就業乃民生之本,在團隊的預想中,項目的實施將提供一系列就業崗位。
溝通迎萬難,團結力量堅
“遇到的困難,那可太多了”團隊責人孫保碩無奈笑道。多方聯動是設計此項目最突出的特征,團隊成員不僅需要一次次通過實驗改進產品,還需要和當地醫院以及企業進行溝通來獲取支持。
禍兮福所倚,困難見真知
實地調研 、實驗數據、設計制作 的過程是漫長艱辛的 , 在做出成果前往省賽 的道路上,阿莫手環團隊也并非一帆風順。正值初夏,蟬鳴和微風都在表達著學生們回家的喜悅,但是阿莫手環團隊的成員并沒有來得及享受這份喜悅之情,而是為比賽在積極的做著準備,晚上九點多,教學樓里十分靜謐,突然一陣交流聲傳來“你那個商業模式那里不應該那樣寫,少了一個板塊”,伴著皎潔月光和徐徐微風,團隊結束了普通的再普通不過的賽前討論,每一個人都在自己所負責的板塊里發光發熱,用自己的知識和所能為項目添磚加瓦,這樣的日子每個周末都在校園7號機電學院上演,當然了,不止學生,老師也放棄了自己寶貴的周末休閑時光,和同學們并肩作戰。比賽前夕,我們依舊堅守在完善項目的前線,成員們更是不敢松懈絲毫,討論項目的每一個細節,我們的主答辯人劉婉瀅更是把早已熟記的于心的稿子再次修改,以便于項目ppt配適度更高。隨著太陽的升起,省賽的號角吹響了,壓抑著暈車帶來的不適,阿莫團隊的成員成功的到達了目的地,前期的努力在此刻突然變得十分的有意義。帶著成員們的期望,答辯的兩位成員自信地走進了省賽的考場。
順利完成答辯后 , 成員們踏上 了返程。汽車搖擺帶來的不適、答辯完后的賽后壓力,不適始終如影隨 形。在成員們感到不適的同時 ,陪伴他 們一起來參加比賽的指導老師們成了一支“強心劑”。“那次比賽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師對我們的悉心照顧 。他們一切都是以我們為 主 , 在我們休息
的 時候充 當 著守 衛者 , 讓我們安心備
戰 ,為 我們保駕護航……”這一路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所幸最后 ,藝心益農團 隊攜手取得了“真經”。
阿莫予文化手環心赴創新
參與 創新比賽 是一場馬拉松 ,需要莫大的意志與 勇氣 , 堅定 鄉 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同樣是一場持久戰 。在機電學院里置有一面成就墻,歷年來的比賽獲獎項目和指導老師都展示在其中,不少團隊成員表示,那面榮譽墻便是他們的目標所在,他們敬仰那些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的學長學姐們和老師們,他們猶如蠟燭用自己的所能為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這也是不少成員參加此項目的初心。
在藝心阿莫團 隊 的 logo 里 ,整體是由AMO三個字母演變而來的,外圈代表著阿莫手環,內圈代表著具有監測血糖的剛需人群,所 以這個 logo代表 的 不僅僅是阿莫手環,而是整個受益群體。我們現在只是一個團隊 , 以后可能會發展成為阿莫益農聯盟 ,遍布于祖國 的大江南北 ,讓更多偏遠地區的農村老人能夠隨時隨地的監測自己的血糖。”項目負責人孫保碩笑著解釋道。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 :“貧困 是人類社會的頑疾 。反貧困 始終是古今 中 外治國安邦的 一件大事。”阿莫益農團隊由 19年 的零散幾人小組 ,發展到 了現如今擁有二十多名核心成員 的成熟 團 隊 ,他們飽含一腔熱情 ,將責任扛在肩上 ,始于阿莫,卻 又 不 止 于阿莫,化創意設計與能力為光亮去照耀越來越多 的 鄉村 ,幫助更多的具有監測血糖剛需的人群改善生活,照耀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