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九旬、黨齡70年的黨史研究權威學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毛磊,近60年來一直致力于學習、研究、宣講黨史。
近日,記者采訪了毛磊教授。毛教授說,中國共產黨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在舊社會,我是個流浪無家可歸者。解放以后,共產黨對青年人關懷愛護,我有了自己的家。所以1949年一解放,我1951年就入黨。”
1956年,毛磊從武漢大學法律系畢業,同年分配到原中南政法學院。1962年,當時作為法律教師的毛磊由法律專業轉入中共黨史學科,從事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在這近60年時間里,毛磊積極著書建言。期間,他主編、合編以及擔任顧問和參編的書達42本,文章100多篇,合計約1500萬字。因為熱愛和創新,毛磊實現了從法律教師到黨史研究專家的“華麗轉身”。
今年90歲的毛磊教授仍忙于學術研究、公益授課及黨史宣講。今年3月21日,一場生動的黨史課在毛磊的住所進行。毛磊從中共五大的學術爭議、中央紀委的誕生史、武漢抗戰等十個方面,向同學們講述了自己的研究心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高杰告訴記者:“毛老師上課富有激情,思維清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政辦主任肖雨說:“毛老師有深厚的學術底蘊,也非常貼近年輕人的生活,非常關注現在的社會時事,你很難感覺到這是一位90歲的老人講黨課。”
在毛教授看來,青年人學習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能夠塑造自身信仰、啟發自覺性,培養文化自信。“我是通過新舊社會對比對共產黨有認識,現在的青年人沒有這個環境,那就認真地學習。雖然沒有親身經歷,(但可以)通過歷史對比來認識共產黨。”毛磊教授說。
毛磊教授還向記者展示了他即將出版的書籍,仍是關于黨史的。該書從去年開始創作,有近30萬字,書稿均由毛教授手寫完成。他說,只要自己還能思考,就會繼續研究黨史、講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