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對能源的消耗也隨之快速增長,目前我國已躍升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但我國人均能源資源占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從人均水平來看,XX年中國人均一次能源消費量1。08噸油當量,為世界平均水平1。63噸油當量的66%,是美國人均8。02噸油當量的13。4%,日本人均3。82噸油當量的28。1%。目前,中國人均電力裝機容量僅0。3千瓦,為美國人均水平(3千瓦)的十分之一。從能源結構來看,同時我國能源以煤炭為主,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程度低,XX年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氣占2。6%,水電等占7。0%;一次能源生產總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氣占3。0%,水電等占7。9%。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拉動下,我國能源需求增長較快,能源消費呈持續上升趨勢,同時能源利用效率較低,并且由于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處于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的階段,一些高耗能行業的過度發展和對節能重視不夠、技術水平低等,一些地區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能源緊張局面。因此,節能問題刻不容緩。北京市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北京是全國大學最多的城市,也是中國一流大學的集中地,是各種國家級教育研究機構集中地,也是中國對外教育交流的中心。北京的近百所高校總占地面積數萬畝,建筑面積近億平方米,高校師生總計約一百萬之多,與此同時,如此眾多的高校每年的電能消耗總量亦是十分巨大,與此同時,高校師生擁有很強的環保理念、很好的節能意識,節能潛力巨大。同時,在北京高校中開展校園節能項目具有很重要的社會效應,可以影響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節能行列。因此,校園節能項目意義重大。項目目標:在2020年使參與此項目的所有高校能耗降低20%。
項目宗旨:
在不降低生活質量的前提下,通過樹立正確的節約能源觀念,采取切實有效的節能方法及節能技術,使高校能源消耗得到降低。項目時間:XX~2020項目范圍:北京市高校項目內容:通過對校園的能源消耗情況進行調查,得到校園的能源消耗數據,交予專業團隊,由他們進行系統的科學的分析,得出節能潛力及具體實施辦法,將方案遞交給學校相關部門,制定出在學校內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由高校環保團體與學校部門共同開展執行,項目實施開展一階段性,將此時的能耗數據與上次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對項目實施的成效進行評估,制定第二階段實施方案,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直至達到項目的目標。項目流程:項目運作方式:在試點學校前期試運作此項目,如運作成功,將其模式向北京各高校推廣實施,尋求新的學校加入此項目。對新加入此項目的學校,項目團隊派出成員指導項目的開展,同時與其共享已有技術、人力、資源等。當參與此項目的學校在五所以上時,建立由各校成員共同組成的團隊,共同共享項目的所有資源,并建立定期交流溝通機制,形成項目聯動機制,共同制定階段性目標,共同實施活動。
具體實施辦法:
1、對學校內能源消耗狀況進行調研,得出校園能源消耗報告書。
2、與專業人士及組織進行協商,進行節能潛力分析。
3、制定出節能具體實施方案。
4、在校園內開展節能意識及節能方案的宣傳推廣活動。
5、根據節能方案與學校相關部門溝通,共同實施節能方案。
6、執行節能方案。
7、再次對校園能耗狀況進行調研,與上次數據進行對比,根據反饋對項目本身進行分析、改進。項目試點學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是一所具有礦業特色,以工科為主,理、工、文、管相結合的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位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區學院路,學校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學校現有在校學生8500余人,其中研究生3300余人,本科生4600余人。我校師生學習與研究方向均與能源緊密相連,對我國能源短缺問題均有很好的認知,節能降耗意識強,具有先期開展校園節能項目的優勢。因此,率先選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做為項目的試點基地。本項目在試點學校的初步時間表:3。20~3。25制定計劃,建立團隊3。26~4。2采集數據4。3~4。8與專業團隊進行溝通,對數據進行分析,制定解決辦法。4。9~4。12與學校溝通,制定校內解決方案4。13~5。25執行方案5。26~5。31分析對比數據,進行項目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