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讀后感范文
行動往往比名聲更具真實性,不要被表象蒙蔽了雙眼。
很久以前,赫德萊堡是一個追最誠實、最清高的城鎮。但很不幸這個城鎮得罪了一個報復心理極強的外鄉人。這天,一個陌生人來到這個城鎮走進了一對誠實的老夫婦家里,并拜托老夫婦找到當年有恩與自我的人,并把這袋錢交給那個人。隨著錢袋的還有一封信,陌生人稱那位恩人對他說過一句他永遠也忘不了的話,只要打開信封,驗證那句話是否正確,就能明白是不是當年幫忙過他的人。于是這件事點兒天就在小鎮傳開了,那但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一共有19家參加競爭,其中也包括那對老夫婦,并且他們都在參加競爭之后都收到了一封信(除了收信人的名字不一樣之外,其他完全一樣)。每家人都志在必得。
但這只是一個陰謀。
競爭的日子到了,但卻是每人都想不到的局面,因為那19家人的話都一樣!有幾戶人還吵了起來,并嚴厲指責對方是抄襲了自我寫的話。真相就在那個信封里,當主證人讀出信里的話時,全場人都呆住了,其實這件事根本就不存在,這一切都是一個異鄉人的報復計劃,他在信里說,他要讓最誠實的人變成撒謊的人,盜竊犯,讓赫德萊堡身敗名裂,因為他最了解這個小鎮。這與那滿滿的一袋子,里面全是鍍金。那19家人都感到羞恥,場上的喝彩聲也轉變成嘲諷聲。從此,赫德萊堡成了最臭名昭著的地方,也成了鄰鎮最看不起的小鎮。
異鄉人的計劃固然狠毒,但如果不是那些人真的心存貪念,自以為是最善良的人,想來那異鄉人的計劃也不會成功。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不是異鄉人,而是那些鎮民,表面的高尚始終掩蓋不住其內在貪婪。
- 騷動之秋讀后感
- 《騷動之秋》主要是以一個農民改革家為敘事線索描寫了改革開放初期,在人民初次接觸商品經濟時探索和心路的變化歷程。
- 03-14 關注:0
- 《阿長與山海經》的讀后感
-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魯迅小時候和阿長在一起的故事,它真實的表現出長媽媽的性格特點,也無不充滿著魯迅對長媽媽的懷念之情。
- 03-14 關注:0
- 長篇小說草房子讀后感
- 曹文軒,這個人你們肯定都知道吧?他是一位兒童文學家,寫下了很多作品。這些書深受人們的喜愛,《草房子》就是其中之一,我也非常喜歡
- 03-14 關注:0
- 讀頂碗少年有感600字
- 看看《頂碗少年》中的十三歲少年吧!他在上海露天劇場里表演頂碗雜技。面對各國的游客,他不慌不忙地舒張著四肢。
- 03-13 關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