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零售企業調查報告
不管是在什么時候,我國大型零售企業隨著競爭的加劇和企業規模的擴大,經營中不斷的遇到了新的問題,迫切需要運用知識管理提升企業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而獲得新的競爭優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份大型零售企業調查報告,大家可以看看。
一、經營現狀
在經濟增速回落大環境下,我區消費品市場增速放緩。**家大型實體企業銷售額在2015年止跌回升,實現了較低速度增長;2016年一季度,再次大幅下滑,總體呈現負增長。
2015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增長**%,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1.5個百分點、較2013年回落2.6個百分點;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分別為**元和**元,分別增長**%、**%,增速較上年同期分別回落0.8和1.1個百分點、較2013年分別回落3.4和1.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人均消費支出增幅的逐年收窄,影響了我區實體零售的增長。
2015年,**家大型實體零售企業銷售總額**億元,同比增長**%。其中,******。2016年一季度,**家大型實體零售企業銷售總額**億元,同比下降**%,較上年同期增速回落8.6個百分點。
其中,商務部流通業統計監測顯示,2015年,我區**家零售企業樣本糧油食品類、服裝類、家電、日用品、化妝品等主要品類零售額增速全部下滑,較上年同期分別回落10個百分點以上。2016年一季度,除了煙酒和日用品保持低速增長外,其余品類零售額均同比下降。雖然受食品價格持續高位拉動,糧油食品類零售額降幅較上年同期縮減了13個百分點,但整體消費市場和主要品類增速均呈現明顯放緩態勢?紤]到物價上漲因素,我區消費品市場增速正在進一步放緩,居民消費回歸理性,消費意愿減弱,實體零售業處于下滑趨勢。
二、主要問題
(一)網絡零售市場增長,加大實體零售增長壓力。2015年,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38773億元,比上年增長33.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2424億元,增長31.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8%。今年3月,阿里集團一躍成為全球最大零售體,網上交易額達到中國零售總額的10%。據市商務局統計全市2015年網絡零售額**億元,約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網絡零售在成本、價格上的優勢,導致了傳統零售業市場份額被分流、利潤下降。在消費增長放緩,市場容量不會快速擴大的前提下,網絡零售的沖擊加大了實體零售的增長壓力。但隨著對電商平臺監管力度的加強、O2O創業降溫,加上網絡零售信用體系建設不夠完善等因素,消費者對網絡零售的熱度正在減弱。實體零售在經營能力、信譽水平、口碑及對優質供應商把控上優勢依然明顯。
(二)同質化競爭激烈,強弱分界線日趨明顯。我區**家大型實體零售企業聚集在**區域內,分布相對集中,商圈交叉重疊、經營模式同質化較高,競爭激烈,尤以**、**和**較為突出,以拼價格為主的競爭,一損俱損,進一步擠壓了企業彼此的利潤空間。2016年一季度,**、**等由于在業態布局、自身定位,穩固、發展客戶群體,管理服務等方面的優勢,銷售額繼續保持低速增長,與之相反,**和**等則出現大幅下滑,同比下降均超過10%,可謂冰火兩重天。經濟增速放緩、行業內同質化競爭、不同消費群體商品定位的不合理、自身管理服務不到位以及營銷策略不科學是其經營業績下滑的主因。
(三)成本增加業態老化,制約實體零售發展。銷售增速的放緩,人工、房租、能源三大經營成本的上升,壓榨著實體零售企業的毛利空間。在成本上,企業一邊不得不以增加工資應對員工流失造成的招工困難,另一邊還要承受居高不下的租金壓力,尤其對租賃物業經營的企業影響較大;在經營模式上,聯營扣點的模式往往通過提高扣點率和進場費轉嫁成本上升的壓力,最終導致商品價格升高,消費者需求降低;租賃經營的模式,不僅喪失了商品的控制權和盈利的主動權,也加大了本地區同品牌、經銷商的同質化趨勢。在業態上,受前期建筑設計影響,**、**等企業向購物中心轉型升級,實現功能多樣化的困難較大,單一加插的餐飲、健身、影院等業態閑與購物區明顯隔離,相互促進作用不大。在供大于求、市場相對過剩,供給側結構改革還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的今天,消費者需求更加理性,很多時候,顧客購買的是服務,在享受服務的同時實現購物消費。如何發展餐飲、休閑、娛樂、會客和服務等多功能化,通過提升無購物目的客群的駐留能力來發展新客群,實現客流、客單價雙升,增加銷售是企業轉型升級的趨勢。
「標簽: 企業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