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內道路設計
總體規劃
(1)是否滿足消防規范:是否設有消防通道、消防登高面。
(2)是否考慮封閉管理:設計小區或組團圍墻、泳池有否方便管理的入口,需要管理的其他物業有否考慮封閉管理的需要。
(3)動靜態交通組織合理,通達性好,對居住不造成干擾。
(4)有否考慮無障礙設計,各內容應滿足規范或業主認可。安全性考慮:水景、泳池邊界有否護欄或綠化處理,平臺臨界邊的護欄是否滿足規范及安全要求。
2、標高
(1)室內外標高不得有誤,務必注意與周圍道路及環境的關系。總圖與單體室外標高必須協調。
(2)道路標高坡向與雨水進水口位置相符,道路面層標高設計時應向雨水進水口方向找坡0.5—1%,并在施工時多加注意。
(3)避免園路井蓋高低和有缺損,園路、窨井要統一標高。
3、消防
(1)總圖中應做好消防車道及消防車登高面設計,注意人車分流,當消防車道下面為地下室時,結構應考慮消防車荷載。
(2)消防車道的坡度:登高面≯1%,其它處≯7%
(3)各管線檢查口設于綠化中,當消防路或消防登高面要求過寬影響環境景觀時,可采用部分綠化遮蓋措施。
4、附屬用房
(1)管理用房應設在小區顯著位置(如入口附近)。
(2)垃圾站應設在住宅(區)的下風向和較隱蔽處,其面積不宜小于6M2,與住宅距離不宜小于10M,外部與道路相連,垃圾站地面及內壁宜貼光滑、易清潔材料,并配置給排水設施。
(3)水泵房、變電站、垃圾站、箱變、地下人防、圍墻、煤氣調壓站等設計應一并考慮。須結合環境布置,不能影響美觀。
5、室外環境
(1)場地豎向設計和建筑間距,滿足排水及防火間距、日照間距、各工程管道占地寬度等的設計要求。
(2)室外工程如雨水管井過多而影響路面美觀,可采用雨水盲溝排水方式,上用卵石裝飾,雨水或雨水管排入盲溝內,統一排入市政管網(本方法主要適用多層住宅)。
(3)散水做法:埋入地下200,上設綠化。
(4)室外庭院設置在地下室頂板上,當覆土層較厚時要充分考慮其重量,花池排水可通過帶有微孔的PVC管外包土工布排入最近的雨水井,或事先在地下室頂板上預留排水孔,但應做好防水處理。
(5)室外泳池:a、深水池1.2—1.4Mb、按摩池0.75-0.8MC、兒童嬉水池0.6-0.8M。埋地設計的游泳池應設管溝或柔性套管,以免因沉降而造成水管破裂和檢修困難。
(6)化糞池、下水道位置距建筑主體不能太近,否則維修開挖時會導致建筑沉降,且維護成本高。
6、小轎車、摩托車、自行車存放:
(1)摩托車、自行車存放數量應針對居住對象統籌考慮,中低檔小區摩托車、自行車車庫(棚)面積要滿足使用要求。
(2)小轎車、摩托車、自行車應滿足各自停車、倒車尺寸要求及車行道、回車場等規范的規定。
7、道路
(1)小區內道路設計要一次到位,后加時易引起客戶糾紛。
(2)園區內的道路應考慮搬家車輛能夠進出
(3)避免小區園路出現橫向裂縫——砼園路施工應每隔4-6留伸縮縫。
(4)避免道路砼半角偶出現裂縫、窨井周邊砼出現裂縫——應加設防裂鋼筋和角偶鋼筋。
(5)機動車道上的排水溝溝蓋板要選用帶膠邊的鑄鐵或其它產品,不采用水泥蓋板,以免車開過后噪音大,易破裂。
- 提高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措施
- 1 混凝土的不足 在工程建設中,比如房屋地面、墻體工程、電梯井施工、梁體工程、基礎工程、柱體工程、橋面工程、隧道工程和水泥
- 12-23 關注:155
- 外墻真石漆施工特點與案例分析
- 真石漆是一種近年來廣泛應用于建筑物外墻裝飾裝修的一種厚質材料。它是以不同級配的天然彩砂或人工砂為骨料配以樹脂乳液、成膜助劑
- 12-23 關注:166
- 后澆帶施工技術的重要性
- 隨著建筑業的不斷發展變化,基礎設施不斷的加強和完善,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也日漸趨于成熟。后澆帶施工技術能夠有
- 12-23 關注:145
- 對港口混凝土結構進行分析
- 一、對港口混凝土結構進行分析 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起到工程應有的作用,港口施工一般采用的都是防水型混凝土。防水型混凝土是
- 12-23 關注:125
- 做好建筑工程各個環節的工作
- 建筑技術在建筑施工企業生產經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決定著企業經濟效益和工程成本的高低。因此,必須將建筑技術管理與項目管理中的
- 12-23 關注:124
- 市政工程中給排水工程存在的問題
- 1 市政工程給排水工程銜接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從現階段我國市政工程的給排水工程的建設質量看來,多數市政工程的給排水工程的銜接
- 12-23 關注:110
-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問題分析
- 前言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生產效益的最大化已是各企業的共同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向管理要效益已成為各企業家的共識。
- 12-23 關注:119
- 提高圖書館采編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
- 1 用發展的眼光,樹立正確、客觀的藏書建設觀念 在網絡環境中,圖書館信息資源結構發生變化,館藏資源和網上資源共同構成圖書館信
- 12-23 關注: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