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赴美投資前指南 “戰略、經濟”兩本賬要算清
一、算好“戰略、經濟”兩本賬
作為世界上最發達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市場容量大、商機多、科技發達,成為眾多外國公司青睞的投資目的地。與此同時,美市場高度成熟,法律法規健全,普通勞動力成本高,競爭激烈,部分行業進入門檻較高。因此,中國企業在決定赴美投資前,務必要算好“戰略、經濟”兩本賬。
“戰略賬”是指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戰略與規劃,分析國內、國際以及美國經濟形勢、具體行業發展趨勢,深入思考赴美投資將如何優化本企業資源配置能力,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投資決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忌盲目、沖動做出投資決策,以免給公司帶來重大損失。
“經濟賬”是指企業要全面、系統評估赴美投資的經濟可行性,整合公司內部、外部的專業資源,深入做好項目選址、投資、稅務、法律等前期各類調研,做好風險評估和預案準備,科學確定可行性報告,事先做好“家庭作業”,要特別重視培養、儲備本公司跨國經營人才的工作。避免出現赴美投資后,才發現投資成本過高、項目不可行等情況。
二、選擇適合的赴美國投資方式
企業在深入、細致計算“戰略、經濟”兩本賬、做出赴美投資決策后,面臨的首要問題是選擇何種投資方式。對外直接投資主要包括兩種方式:
一是綠地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又稱“創建投資”,指跨國公司等投資主體在東道國境內依照東道國的法律設置的部分或全部資產所有權歸外國投資者所有的企業,外國投資者可選擇獨資或合資設立新企業。
二是跨國兼并(Merger)、收購(Acquisition),又簡稱“并購”,指外國投資者為了達到特定經營目標,通過一定渠道和支付手段,將另一國企業全部或部分資產或股份收購下來,從而對被收購企業的經營管理實施實際或完全的控制行為。
綠地投資、并購兩種方式的比較:
綠地投資方式的項目設立程序相對簡單,可根據企業需要和實際情況,小至設立代表處,大到新建工廠,能有效保護公司商業秘密,繼續鞏固品牌、產品和服務認可度。由于綠地投資會帶來新的生產能力、稅收、就業崗位,往往容易受到東道國的歡迎和認可,但包括制造業在內的大規模綠地投資需要長期、大量的籌建工作,對投資者資金實力、跨國經營和市場開拓能力等有較高要求。
并購方式可使投資者在較短時間內獲取目標企業的技術、客戶、品牌、銷售網絡等關鍵資源,但并購項目可能需要經過聯邦層面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或反壟斷部門等審查。在并購完成后,交易雙方還面臨資源整合、文化差異、人員調整等挑戰。
三、酌情選擇專業咨詢公司
在美投資無論項目規模大小,均涉及注冊、稅務、勞工等法律法規,由于各州存有差異,美聯邦、州和地方政府投資促進部門均建議外國投資者聘請當地專業律師提供咨詢服務。
對于在美投資金額較大的項目,例如:制造業投資涉及項目調研、選址、公司設立、購買土地、環境影響評價(申請空氣排放)等手續、爭取優惠政策等多個流程;并購項目涉及復雜的法律、財務、投資審查、公共關系等領域。因此,建議中國企業根據自身需求和實力,一方面組建本公司投資美國的項目團隊,有效組織利用內部資源;另一方面,視情聘請項目可研咨詢公司、環評、公司事務律師、投資銀行、會計師事務所、財務顧問、公關等專業咨詢公司。
根據中國駐美使館經商處對近年在美成功投資或公開上市的中國企業調查情況看,受訪企業均建議,赴美投資應聘請專業咨詢公司或顧問,消除認為相關費用屬于“亂花錢”等認識誤區。
四、注意投資地點的選擇
投資地點選擇要依據企業自身業務發展、對外部資源和市場利用的需要。一般應優先選擇產業集聚度高、交通便利、信息靈通、商機較多、生活便利的城市。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個州創建公司后,如今后要在其他州開展業務,還需獲得這些州政府的許可。因此,企業最初設立地點不能僅考慮稅務優惠,而忽視市場資源等其他關鍵要素。例如:美國個別州整體稅率較低,對企業財務要求更為寬松,許多外國投資者將美國分公司總部或財務中心設在那里,但應該看到這些州的經濟發展水平往往并不是很高,人口、市場容量也相對有限。
據美國德勤公司統計,外商投資企業在美雇用人數最多的五個州分別為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得克薩斯州、賓夕法尼亞州、伊利諾伊州。
五、注重誠信、合法經營、爭取支持、規避風險
中國企業在設立注冊、日常運營、稅務申報、聘用雇員等過程中,要高度重視誠信和知識產權保護,堅持依法合規經營。與美國聯邦政府主管部門、項目所在地政府、當地選區的國會議員、州議員和行業協會等保持密切聯系,主動爭取優惠政策,并就投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積極溝通,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主動融入當地社區,重視工會組織,妥善處理勞資關系,與媒體保持良好溝通、積極爭取各方支持。
要樹立風險意識,企業跨國投資前要對面臨的潛在政治、法律、營商環境等風險了然于胸,制定并嚴格實施風險防控措施,通過聘請專業咨詢機構、選擇項目投資方式、利用保險組合、引入合資伙伴、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減少訴訟風險、增加本土化運作等多種方式規避、應對風險。
- 登山與管理看似不相關 卻在不斷重合
- 這是慕士塔格峰,被稱為“冰山之父”。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峰上住著一位冰山公主。但是這些美好的比喻和傳說并不能給
- 01-18 關注:167
- 汪中求:從時間管理到精細化管理
- 汪中求老師一直是“空中飛人”,剛從德國回來就在廣西上了兩天課,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點半就出門,驅車
- 01-18 關注:207
- 郭鄭慧分享新生代員工管理要點
- 在環球資源旗下領先管理媒體《世界經理人》舉辦的“智·勝未來出口系列論壇”上,福州祥星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鄭
- 01-18 關注:200
- 中式管理的情義樣本:以和為貴
- 從保定徐水縣境內107國道西側,沿著大午集團自己修建的一條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這里曾經是一塊沒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遠得
- 01-18 關注:168
- 供應商管理的亮點:可提升到戰略高度
- 第三項原則包括了今年十大管理實踐的第6、8項:
·6.社會責任管理
·8.管理供應商
企業領導者都認識到,要
- 01-18 關注:877
- 零售和分銷業在互聯網時代遭遇變革
- 從集貿市場的貨攤到超級市場連鎖店,零售業經歷了一系列變革,這些變革導致了今天的規模經濟,它們得到前所未有的分銷能力的支持。
- 01-18 關注: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