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治校體系的出路是國際化、世界級?
長江商學院自誕生之日起,就注定是與眾不同的。這種不同不僅體現在它提出成為世界十強商學院的高遠志向,更重要的是一套差異化發展戰略:以“從月亮上看地球”的視野和“取勢,明道,優術”的思維方式來實現商學院的拓展,通過歐亞美管理教育的“三國演義”躋身于世界級商學院。談到管理教育的國際化和本土化,項兵,這位被稱為“逆向思維洗腦教授”的長江商學院院長有自己的見解。
“九段教授”是核心
您反復強調要成為世界級商學院。對世界級商學院來講,最重要的是什么?
商學院的核心是世界級的教授隊伍,以及他們帶來的對管理實踐有重大影響的思想。無論國際化還是本土化,要產生對世界管理實踐有影響的原創管理思想,教授必須是九段的。這是任何一個嚴肅的商學院的必備條件。師資隊伍不到位,學院發展的戰略和戰術就會成為空談。我們的商學院也會停留在以市場和營銷、排名為主導的做秀階段。
在全球化的今天,僅憑對本土的了解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我們的民族企業面臨的是全球的競爭,是鏈條和鏈條的競爭。實現中國與世界在管理上的無縫隙對接是服務中國民族企業應對全球競爭的一個必要條件。
長江的做法是,一切都從九段的華人教授開始。這里有兩個條件。首先,他們必須都是具備全球視野的世界級學者。長江的師資基本上是從世界頂級管理院校現有的教授中聘請過來的。另外一點,我們的第一批教授主要是華人教授。華人教授會全職留在長江潛心研究,并且沒有語言和文化上的障礙。
在這些教授的支持下,長江已經用三年時間基本實現了中國和世界在管理學領域的無縫隙對接。這種對接超越了本土化與國際化之爭,也超越了中學與西學的體用之爭。這一點已經成為我們長江可以獨步全球的一個鎮山之寶。
我們走的這條路也超越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維。培養一個管理專業博士平均需要五年時間,世界頂級商學院的博士項目淘汰率非常高。博士畢業以后能從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又需要五六年時間,淘汰率也很高。如果獨立自主的話,一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二是投資風險較大。我們采用的是一切從九段開始,集全球人才為我所用的策略。
商學院的發展和中國企業的發展是相通的。中國企業的發展會考慮到速度和時機的問題,你說長江已經提前完成階段性目標,聽說2006年5月還有一個EMBA班將在廣州開班。學校的速度是不是有點太快了?
我們提出十年成為世界十強,最主要的考慮不是長江商學院本身,而是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發展。我們認為國際競爭給中國企業留下的時間可能很有限。第一,全球市場正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進一步一體化;第二,主要競爭對手已經具備了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而我們的民族企業很少具備全球視野和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第三,主流市場的主流產品基本上是"名花有主",留下的是非主流產品。所以新的國際形勢和產業版圖給中國企業留下的發展空間已經比較小,留給我們的時間也不會很多。
我們的發展還主要是依賴投入的加大,靠人多、靠苦干、拼命干、靠從員工身上榨血汗錢,這種發展模式和思維都急需變革。我們要有嶄新的思維、嶄新的視野和嶄新的業務模式來幫助我國民族企業來更好地面對全球競爭。
我們十年躋身于世界十強的目標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提出來的。當然我們提出這個目標不是盲目的,我們有三個三年計劃,階段性的目標很清晰。我們認為,要想超越,必須靠視野和思維的創新,靠業務模式的顛覆。僅僅靠亦步亦趨的復制是不可能的。
我們怎么做呢?第一階段,長江商學院前三年,從2002年11月到2005年,實現兩大目標:第一是成為中國最優秀的商學院之一,第二就是打造我們的第一個“鎮山之寶”:中國和世界在管理理念和實踐的無縫對接。長江要問鼎全球頂級商學院的地位,必須要有差異化。
第二階段就是將來三年左右的時間,在管理教育領域上演歐、亞、美全球“三國演義”。這包括學院聲譽的沉淀、校友會的建設、流程體系的完善、項目創新方面的發展,還包括有一支既了解中國企業情況又具備全球視野的教授團隊,同時能在某些方面形成原創的對管理實踐有重大影響的管理思想,在有些傳統學科中形成自己的獨到之處。因為我們必須產生對世界管理實踐有重大影響的思想,才能成為世界級的商學院。
第三階段是跨洲際的整合。其實第二階段能夠完成的話,世界商學院十強的目標基本上就有可能實現了。第二階段非常重要,要整合亞洲資源,將長江打造成為亞洲的一個超級商學院。 為了給中國培養世界級的企業家,我們必須整合全球的資源,這個資源不僅是教授資源,還包括
學生資源,一定要讓歐洲、美國最好的學生與我們中國學生有交流碰撞的機會,至少我認為僅僅靠中國人和中國人一起碰撞,培養一批世界級的企業家還是有難度的。
您具體是怎么做的?比如,如何留住教授?如何把中國的市場整合到全球市場當中?
首先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是我們最大的“東風”;第二中國政府和基金會的大力支持是長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第三,長江的吸引力是給了教授們一個“夢”,即為中國打造一個世界級的商學院,為中國培養一批世界級企業家,在十年內躋身世界商學院十強。這樣的未來是恢弘的,這個未來是值得所有人努力的。當然,僅僅有夢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有一套與之相配的制度和戰略,我們要讓這些對這個夢有興趣的教授知道,這個夢想是可以實現的。
“教授治校”的制度成為吸引世界級教授加盟長江的一個必要條件,這種治理體制使教授們有參與感,教授對學校的發展方向及戰略有重大影響。長江教授的任命、聘任、提升以及其他重要的學術決策,必須經教授委員會通過,必須有三分之二教授無記名投票,投票通過后,院長只有否決權。此外,教授治校一定要和一個世界級的教授委員會相配,以避免產生“武大郎開店”問題。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長江在研究選題上的差異化策略也是吸引教授加盟的一個方面。比如我們都是民企,山東的民企可能和新疆的民企又有諸多的不同。世界大牌商學院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在不太發達的市場中競爭和合作的研究很少也不系統,而不同類型的企業在不太發達的市場中競爭和合作需要新的理論、新的思維。
教授治校是保障
教授治校的體系是什么樣的?
這是我們的精髓之一,也是商學院真正的穴位。比如說我們招聘教授,當我們在頂尖的商學院中物色到一個教授,而這個教授也對加盟長江有興趣的話,學校所有教授會開個會議,根據他研究的論文、教學情況,大家辯論一輪,然后無記名投票,現有的教授2/3表決通過,將其資料上報教授委員會,院長才有權力談起他的待遇問題。
然后他所在學科的世界知名的十個學者匿名為他做評估。評估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比如被邀請的評估人是斯坦福的,我們就會問:如果這個教授申請斯坦福的正教授或副教授,斯坦福會接受嗎?為什么?第二個問題:這位申請人在整個業界的學術地位是怎樣的?這樣十封信回來,如果4封以上是負面的,長江可能不會給出Offer。這個流程是長江商學院教授隊伍質量的根本保證。這就是教授治校的深刻含義的一部分。高聘任標準奠定了我們在世界頂級商學院中的學術地位。
這套招聘教授的流程和制度不僅僅在現在重要,更重要的在將來,長江真正成為世界十強以后,有很多人愿意介紹他們的朋友進來,怎么辦?教授治校是一個制度性的保障。
這個是教授治校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我們所有的項目,包括MBA、EMBA、新的教學點必須經過教授委員會批準,對院長的任命必須經教授委員會批準。在長江,是院長服務教授,不是院長管教授。
除了制度上留住教授,還有沒有軟性的東西?
當然有,請一個教授我可以跑很多趟,真誠、鍥而不舍非常重要。人都是有感情的嘛。當然也有愛國、新的研究機會等因素。我自己花很多時間與精力,捉摸哪些研究和學術問題他們可能有興趣,針對每個教授的需求會想很多。要不人家在斯坦福、在沃頓呆得好好的,干嗎要到我們長江來?
比如我們把人文加進來,杜維明教授為什么選中長江?杜教授是人文大師,大牌學校都邀請他,他跟我們簽五年合同這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意義。是真誠、理想、大氣以及思想的碰撞,對長江辦學理念和戰略的認同使我們走到一起。為什么大牌的教授選擇了長江?世界頂級商學院的教授們是最了解商學院的,他們選擇加盟長江是因為他們看好長江的現在和將來。
我們充滿激情和責任感的團隊也感動了很多教授和企業家,我們走到一起一定要把長江辦好,在中國打造一個世界前十的商學院。更為重要的是長江要為中國培養一批有靈魂和人文精神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家貢獻自己的力量。長江會盡可能做到集中世界許多專家、教授、企業家和其他智者的經驗和智慧,來產生一系列新的視野、思想、理念與對策,希望這些新思想和新思維能幫助中國企業更好地應對全球化的挑戰。
剛才您講的是打造世界級的商學院所需要的軟件性的東西。您覺得硬件性的東西對世界級商學院是否有要求?
硬件不是不重要,但是很多學校都可以做得到,它不是辦學最稀缺的資源。校區我們也會建,但視野、理念、教授才是真正的靈魂。我講戰略差異化,這也是我們的靈魂。亞洲商學院最大的弱點是沒有屬于自己的世界級的教授,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很難產生嚴格意義上的商學院。第二個弱點就是治理結構落后,行政治校為主導。第三就是視野太本土,與世界接軌比較困難。第四學生來源比較單一。所以長江給我們的EMBA和MBA足夠的機會與世界頂級商學院的學生交流。我們互動比較多的學校基本在世界前五名之內。
長江有多少學生能獲得這樣的世界交流機會?
我們希望給所有學生這樣的機會。我們已經組織了EMBA學生到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和知名企業集團副總以上的高級經理人交流管理問題。我們還去了韓國,今年還要去日本、印度,一定要給我們的學生這種機會。
人文精神是突破點
您以前說過,長江和其他院校不同的地方之一是非常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人文精神是什么含義?它是國際化還是本土化的一個概念?
學校今年進入了第二個發展階段,我們的差異化有新的突破點,就是在管理教育中引入人文課程。長江的六字要訣:取勢、明道、優術。人文是道的層面。
人文的內涵非常豐富,包括宗教、文化、哲學、歷史、文學等等。比如說在未來的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幾大宗教所代表的文明如何進一步發展和融合,對世界有什么樣的影響?對這些問題的了解和思考,對我們培養世界級的經理人是會有很大幫助的。
我們為此請到了世界級的學者杜維明教授作為我們人文課程的指導和帶頭人。杜維明教授學貫中西,不僅對儒學有深刻的研究,而且長期致力于推動各文明之間的對話。他還是聯合國安南文明對話委員會成員之一。同時,杜教授還擬請在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古希臘和羅馬帝國等領域的學術巨擎來長江商學院授課。我希望我們的學生了解各個主要文明,了解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并且是從大師級的學者那兒了解。我堅信,這對開闊我們CEO的視野,增強他們在世界舞臺上的交流能力,培養他們的人文情懷,都會是很有助益的。
學校即將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最大的困難還是教授。因為我們爭聘世界級教授的對手就是斯坦福、沃頓、哥倫比亞、芝加哥等這些學校。我必須和這些學校過招、拆招。今年會有5到8位教授加入我們學校,我覺得30到35個世界級教授基本上就可以是非常像樣的商學院的教授規模了。
- 登山與管理看似不相關 卻在不斷重合
- 這是慕士塔格峰,被稱為“冰山之父”。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峰上住著一位冰山公主。但是這些美好的比喻和傳說并不能給
- 01-18 關注:167
- 汪中求:從時間管理到精細化管理
- 汪中求老師一直是“空中飛人”,剛從德國回來就在廣西上了兩天課,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點半就出門,驅車
- 01-18 關注:207
- 郭鄭慧分享新生代員工管理要點
- 在環球資源旗下領先管理媒體《世界經理人》舉辦的“智·勝未來出口系列論壇”上,福州祥星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鄭
- 01-18 關注:200
- 中式管理的情義樣本:以和為貴
- 從保定徐水縣境內107國道西側,沿著大午集團自己修建的一條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這里曾經是一塊沒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遠得
- 01-18 關注:168
- 供應商管理的亮點:可提升到戰略高度
- 第三項原則包括了今年十大管理實踐的第6、8項:
·6.社會責任管理
·8.管理供應商
企業領導者都認識到,要
- 01-18 關注:877
- 零售和分銷業在互聯網時代遭遇變革
- 從集貿市場的貨攤到超級市場連鎖店,零售業經歷了一系列變革,這些變革導致了今天的規模經濟,它們得到前所未有的分銷能力的支持。
- 01-18 關注: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