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在北京召開的第十一屆北京·香港經濟研討洽談會上,IT服務外包成為京港合作的一個重點討論。
據悉,目前北京市服務外包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中國產經新聞》的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局獲悉,據統計,2006年北京市軟件報關出口約占全國的33.7%。香港近兩年來IT、資訊及服務外包發展迅速,逐漸成為北京市軟件貿易的主要地區之一。今年1月到8月,對香港地區的軟件出口占北京全市出口額的14%,位居日本、美國之后居第三位,超過歐盟,同比增長107.4%,增幅高居首位。
生產性服務業是世界經濟中增長最快的行業。在發達國家,生產性服務業的增長遠遠超出服務業的平均增長水平,美國、德國等已經形成了典型的生產性服務業集群,著名的硅谷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在北京現有的全部服務業中,80%的份額是生產性服務業,20%是由于城市的原因帶來的生活性服務業,而在生產性服務業中,那些面對全國工業化總需求所支持的金融、保險、通訊、郵政、信息傳輸等領域的比例更高。
服務外包也稱“白領外包”,指技術開發與支持其他服務活動的外包。服務外包是當今國際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轉移的新趨勢,具有信息技術承載度高、附加值大、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吸納就業能力強、國際化水平高等特點。按照服務內容,服務外包可分為信息技術外包(ITO)和業務流程外包(BPO),其中ITO占全球服務外包市場60%
IT服務外包不僅帶來經濟發展的機會,還有先進的軟件開發管理流程,以及嚴格的軟件質量控制體系。通過發展軟件外包產業,我國的軟件產業將逐漸地告別手工作坊式的開發時代,進入工程化、規模化的開發領域。我國政府正全力為這些軟件外包公司營造更好的投資環境,政府已經在多個重點城市建立開發區,設立多個全新的軟件開發園區,并對于入園的軟件企業給予相當優惠的政策條件。
北京是國家商務部、信息產業部、科技部認定的全國十一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擁有豐富的技術成果和專業人力資源儲備,服務外包已初具規模,并發展迅速。香港擁有發達的國際商貿網絡和高效的商業運作經驗,以及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北京和香港兩地在這方面互補優勢明顯,合作潛力很大,前景也十分廣闊。
北京巨鳥電腦科貿有限公司的劉先生告訴《中國產經新聞》的記者,巨鳥科技公司已經和香港方面有過合作,IT服務外包是商業行為,選擇與香港公司合作是因為香港在IT外包服務方面超前。地域上,它接近內陸方便聯系,語言也比較容易溝通;比起國內一些企業,港商愿意支付更高的費用,要求提供高品質的外包服務。
根據美國鄧百氏公司的調查,全球的企業外包領域中擴張最快速的是IT服務。中國IT外包市場2007年第1季度達到12.4億元人民幣,成為生產性服務業中發展最快,市場最龐大的一個重要部分。
現代服務業中的生產性服務業正在成為工業發展的“助推器”。今年上半年,根據北京市統計局數字,北京市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比重依次為0.9、26.6、72.5,而生產性服務業在第三產業中所占比重達到55.9%。中國正處在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工業化過程中制造業的增長需要生產性服務業的拉動。北京的生產性服務業可以輻射全國,只要有制造業的地方就需要生產性服務業。
中國工業化進程的需求拉動促進了北京市生產性服務業的高速增長,北京周邊的制造業發展中就蘊藏著巨大的機會。津冀魯蒙等省區的制造業蓬勃發展,也為北京的生產性服務業帶來更大的提升空間。
本文經許可,摘自中國產經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