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基礎知識:債券的概念及類型
CMA知識點之債券的概念及類型
一、債券
1.定義:債券是指公司或政府發行的一種長期債務工具
(1)債券的3個要素
a.面值→是指在債券到期日支付給債權人的金額
b.票面利率→指債券上標明的利率;年支付的利息除以債券的面值
票面利率≠債券持有人要求的回報率(YTM)
c.到期日:是指債券的年限,即在債券到期支付本金之前的時間。
(2)債券契約→借款合約
a.受托人(一般為銀行)→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利益
b.保護性條款(covenant)
(1)限制發行方的行為(如,限制流動比率的范圍)
(2)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利益(如,不得發放過多現金股利)
c.債券評級
(1)標普和穆迪的債券評級
投資級別(BBB及以上)V.S垃圾債券
(2)評級債券的違約風險
3.債券類型
(1)無擔保→無實物資產抵押
a.信用債券(debenture)
1.長期無擔保
2.以企業的信用作為擔保
3.消極保護條款→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利益
4.清算時,信用債券持有人是公司的一般債權人
b.次級債券
1.清償順序排在權益性證券之前,其他債券之后
2.債券類別中,風險最大
3.債券類別中,收益最大(高收益債)
由于次級債券往往與可轉換債券結合在一起,而可轉換又是一項有利于債券持有人的期權,所以可轉換次級債券能降低投資者要求的回報率,進而降低企業債務的融資成本。
c.收益債券
1.利息的支付取決于企業是否有盈余
2.降低財務杠桿→企業重組
3.破產清算時,收益債券仍優于次級債券及權益證券
4.債券類別中,收益第二大
d.垃圾債券
1.垃圾債券是指在投資級別以下的高風險、高收益(通常無擔保)的債券。
2.垃圾債券是有價值的。
- cma復習知識點:開門或關門決策
- 在經營過程中,企業必須考慮是否要關閉那些虧損的生產線,或者是否要終止與那些給企業帶來虧損的代理商的業務往來。
- 02-14 關注:0
- cma基礎知識:自制與外購
- 由于資源、技術或是戰略上的考量,企業在短期往往會在自己生產還是外購中權衡利弊,所以會時常面臨自制或外購的決策與“一次性特殊訂單
- 02-14 關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