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與米缸
在一個青黃不接的初夏,一只在農家倉庫里覓食的老鼠意外地掉進一個盛得半滿的米缸里。這意外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是警惕地環顧了一下四周,確定沒有危險之后,接下來便是一通猛吃,吃完倒頭便睡。
老鼠就這樣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在衣食無憂的休閑中過去了。有時,老鼠也曾為是否要跳出米缸進行過思想斗爭與痛苦抉擇,但終究未能擺脫白花花大米的誘惑。直到有一天,它發現米缸見了底,才覺得以米缸現在的高度,自己就是想跳出去,也無能為力了。
對于老鼠而言,這半缸米就是一塊試金石。如果它想全部據為己有,其代價就是自己的生命。因此,管理學家把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稱為“生命的高度”。而這高度就掌握在老鼠自己的手里,它多留戀一天,多貪吃一粒,就離死亡近了一步。
在現實生活中,多數人都能做到在明顯有危險的地方止步,但是能夠清楚地認識潛在的危機,并及時跨越“生命的高度”,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比如,員工的培訓在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性,是任何一個公司都明白的道理,但通過本公司內訓或外出學習等手段來提高員工、尤其是中堅員工的專業素質,畢竟要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并且經常會與公司各項工作有一定的沖突。于是員工培訓對于公司來說也就變成了“說起來重要;辦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口號,致使許多員工無法系統地接觸到新事物、新方法、新觀念。其實,公司眼前的利益不就是那半缸米嗎?
曾有這樣一個人,每天都要去偷鄰居的雞,有人告訴他說:“這樣的行為,不符合君子之道。”那人回答說:“那就減少一點好了,以后每月偷一只雞,等到明年的時候,就完全不偷了。”
這也是一種循序漸進的理論,是不是很荒謬?但是我們有時候自己就做著這樣的事情。吸煙有害身體,怎么辦呢?戒掉吧,每天少抽點。企業的管理機制有問題,一步一步來解決。可是事情到了最后怎么樣?煙依然還在抽,企業的問題還是沒有徹底解決,一步一步來嘛!
明智的管理者在制定一項政策的時候,總是會記得制定一個日程安排表,不實現目標決不罷休。
計劃使我們的思想具體化,且體現出我們期望做什么,什么時候做好,誰去做什么事,以及如何做。想想看!
- 寬容的力量
- 有一位部門經理,在一次外出時,手提包被盜,里面除了常用的錢物外,還有公司的公章。
- 04-23 關注:0
- 老鼠與米缸
- 在一個青黃不接的初夏,一只在農家倉庫里覓食的老鼠意外地掉進一個盛得半滿的米缸里。
- 04-23 關注:0
- 蟋蟀眼中的怪物
- 蟋蟀這幾天不敢出門,因為它發現森林里出現了一種奇怪的野獸。它對伙伴們說:“你們還是不要出門的好,我看見了一種動物
- 04-23 關注:0
- 小池塘 大池塘
- 主持人立即對3號發問,“請問你連小池塘的大魚都不愿做,你有什么資格進入大池塘呢?”
- 04-23 關注:0
- 理智之燈
- 技師在退休時反復告誡自己的小徒弟:不管在何時,你都要少說話,多做事,凡是靠勞動吃飯的人,都得有一手過硬的本領。小徒弟聽了連連點
- 04-23 關注:0
- 死耗子鼓起人生自信
- 到達新澤西州后,吳鷹身上只剩下27美元了,他決定先從最苦最累的搬運工干起。
- 04-23 關注:0
- 成功的跨國應聘
- 小沈是一所知名大學精算專業的本科大學生,他在瀏覽美國一家金融網站時,看到美國華信惠悅管理咨詢公司芝加哥分公司招精算專業的人才,
- 04-23 關注:0
- 門為誰開
- 跟兒子聊天時,兒子說他的一個朋友在谷歌得到了一份工作。
- 04-23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