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數求職者遇過求職陷阱
調查顯示,有68%的調查者計劃在傳統的“金三銀四”尋找工作機會。其中,應屆畢業生和擁有1-3年工作經驗的職場新人占到了求職者總數的七成,也有16%擁有5-8年工作經驗的職場資深人士計劃在這個春天換個“新東家”,尋求更大的職業發展平臺。
職業顧問認為,應屆畢業生和職場新人仍是春季求職的主力軍。20xx年,上海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18萬人,比上年增加。許多“求職陷阱”專門瞄準經驗不足的新人,指導求職者防范“求職陷阱”非常緊迫和必要。
五成求職者曾遭遇陷阱
此項由智聯招聘網攜手上海人才服務行業協會進行的調查顯示,近五成的求職者在上海求職的過程中,曾遭遇過“求職陷阱”。具體到遭遇陷阱的場所,現場招聘會的比例最高,占到35%,三成以上。排在第二位的是職業介紹所,比例達到三成。而通過不正規的網站求職而遭遇陷阱的比例也不低,達到了兩成。值得關注的是,還有近一成的網友,曾接到過陌生電話通知,在約定的面試地點不幸“中招”。
近六成的調查者將遭遇“求職陷阱”的原因歸結為缺乏求職經驗,也有三成的調查者承認,才市供不應求,在求職的時候心態過于急躁。
七成“陷阱”發生在企業內部
調查顯示,近三成的求職陷阱是“未開工先要交錢”,近四成的“求職陷阱”發生在新公司。其中“企業支付勞動報酬與招聘信息不符”和“實際工作崗位與合同不符”,則分別占到了“求職陷阱”的26%和13%.
職業顧問表示,國家有明文規定,用人單位招聘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求職者收取報名費、培訓費、押金等費用。其次,求職者在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時,一定要仔細看清合同條款,遇到含混不清要勇敢指出。
- 常見的五大求職陷阱,并教你如何應對
- 2008屆畢業生小張在人才招聘會上找工作時,一個中年男子出現在她面前,說他們單位正在招聘一批業務經理,請小張有空到他們單位去看一下
- 01-12 關注:0
- 警惕銀行面試中的七大陷阱
- 聽到這類問題,你切不可沾沾自喜,因為這并不是給了可以考慮錄用你的信息,而是對方用這種問題來考查你的責任心。
- 01-12 關注:0
- 寧夏頻現“高薪招聘”技巧
- 在開始招聘之前,招聘者需要明確公司對高端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這包括對職位的職責、技能、經驗和教育背景等方面的要求。
- 01-10 關注:3
- 勞動合同條款要合法
- 首先,勞動合同條款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任何與法律法規相悖的條款都是無效的,不具備法律效力。
- 01-10 關注:4
- 小心網絡求職背后有陷阱
- “前段時間,我通過‘58同城’找了一個做禮儀的兼職工作,聯系了對方之后,對方表示可以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只要先交付300元押金
- 01-10 關注:2
- 畢業生求職不應忽視的四點
- 大學生們不要急于找工作而忽視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日前在南岸人才市場舉行的大中專畢業生專場招聘會上
- 01-10 關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