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當實踐團成員的雙腳第一次踏上塔拉夏溝邊境巡邏路,碎石便如燒紅的鐵板灼烤鞋底——瞬間,護邊員們口中那“日復一日”的艱辛,驟然化為滾燙砂石上沉甸甸的體感重量。
巡邏之路,是嚴酷天地鋪就的試煉場。每一步落下,鞋底與滾燙碎石摩擦的聲響清晰可聞,仿佛大地焦渴的呻吟。眼前世界被熱浪扭曲搖曳,遠處山巒輪廓在蒸騰中浮動。護邊員們的裝備無聲訴說著歲月艱辛:鞋底磨損得幾乎單薄,袖口臂章在長年風沙搓揉中褪色發白。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八十一團塔拉夏溝邊境警務站與站長的合影 (攝/張世航)
“苦?當然苦,可這苦早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嚼著嚼著,反倒嚼出點滋味了。”一位護邊員抹去額上汗水,混著沙塵的痕跡在他臉上蜿蜒。當實踐團成員遞上備好的飲用水,他們接過時的手掌黝黑粗糙,布滿溝壑般的裂口——那手接過水壺時微微抖落的沙粒,正是日日巡邏隨身攜帶的印記。干糧在高溫下被汗水泡脹發軟,汗濕的衣領上凝結著一圈圈白花花的鹽霜。艱苦與忠誠,早已如沙粒滲入血肉,鑄成生命骨骼。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八十一團塔拉夏溝邊境警務站再走戍邊路 (攝/李鑫)
行至界碑處,護邊員們的神情瞬間肅穆。孤獨的堅守在界碑前悄然沉淀,升華為一種莊嚴。這些沉默的守護者,將名字刻在風里,將信仰烙在滾燙大地之上。隊伍返程時,實踐團一位成員的鞋底被熱砂燙出了清晰的凹陷紋理。然而當他望向護邊員們磨礪得如粗糲山巖般的腳掌,終于徹悟那句“生命的一部分”何其具象——原來信仰不僅存于高遠誓言,更在腳下滾燙砂石間,每一次艱難跋涉,都在大地上刻寫無聲誓言。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八十一團塔拉夏溝邊境警務站與站長合影留念 (攝/李鑫)
界碑在塔拉夏溝的砂石中矗立,守護者們的足跡則如印章深深蓋在邊境線上。當平凡血肉日復一日選擇與荒涼曠野為伴,孤獨的界碑便有了最滾燙的體溫——這溫度源于每一顆微小卻倔強的沙粒,源于風沙磨蝕后愈發堅硬的生命質地。
文/賈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