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深耕·法治筑基
實踐期間,團隊深入赤峰市松山區穆家營子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與司法所。通過實地調研“5+X”聯動運行邏輯及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實踐成效,結合與司法所工作人員圍繞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等核心工作的深度交流,系統掌握了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痛點難點與創新經驗。
警隊淬煉·專業賦能
在司法實踐觀察環節,團隊先后走訪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紅山區人民法院。通過調研“六專四室"標準化建設成果、“法言法語”規范應用現狀,直觀感受智能警務裝備在提升辦案效率中的實際價值;并與當地司法警察聚焦新時代法院警務工作的職能轉型、技術賦能等議題展開研討,深化了對司法警務現代化的認知。
博物弘律·法潤文旅
為拓寬普法路徑,團隊創新探索“法治+文旅”融合模式:在遼代歷史文化博物館與赤峰學院,圍繞《草原法》《文物保護法》開展主題普法宣講,系統解讀法律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邏輯;同時結合河北省文旅資源特色進行跨區域推介,以法治為紐帶促進蒙冀文化交流,推動民族特色與法治文旅的有機融合。
社區服務·法惠民生
立足“惠民普法”初心,團隊走進臨潢家園社區、元寶山區綜合福利中心及西城小學,針對性開展《民法典》解讀、普通話推廣、校園欺凌預防等志愿服務。通過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群眾聽得懂、用得上的“民生指南”,讓法治溫度直抵基層,相關實踐獲得服務對象與當地干部的一致認可。
此次實踐中,律舟實踐團以“調研-實踐-創新”為主線,既通過基層治理調研、智慧警務體驗夯實專業認知,又以“法治+文旅”創新、基層普法服務踐行初心使命。從司法行政一線到社區校園,從法律宣講到文化交流,團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警校大學生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的使命擔當,更以青春力量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基層實踐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