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產業脈動,點燃報國情懷——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行走中華·尋跡金陵”實踐隊走訪紀實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為引領,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積極投身國家戰略,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行走中華·尋跡金陵”實踐隊于7月13日赴南京開展為期五天的社會實踐。實踐隊走訪了南瑞集團、榮耀南研所、華為南研所、中電55所等9家單位,涵蓋電力、航空、電子、智造等核心領域。這是一次將書本知識融入產業實踐的生動探索,更是一堂行走在科技前沿的思政大課。
觸摸“國之重器”,淬煉使命擔當
實踐隊首站聚焦肩負國家使命的“硬核脊梁”——南瑞集團、航空工業609所、中電55所、熊貓電子。走進莊重的企業展廳,同學們目睹了國家在關鍵核心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智能電網中樞神經”“先進航空動力系統”“自主可控半導體核心器件”“高精尖無線通訊裝備”等國之重器近在咫尺,讓隊員們深受震撼。通過進一步交流,同學們深刻理解這些企業對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性,認識到所學專業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的廣闊天地,激發科技報國的內生動力。
洞悉“創新前沿”,把握時代脈搏
在華為南研所、榮耀南研所、中新賽克、帆軟軟件這些頭部科技企業,實踐隊沉浸式感受了創新的澎湃脈動。從5G通信、云計算/服務等優秀技術成果與搭載青海湖刀片電池的先進終端設備,到網絡空間“天眼”、商業智能與數據分析平臺,技術的前沿突破令人目不暇接。企業HR為同學們清晰勾勒了未來人才畫像:“深厚數理根基是船,卓越編程能力是槳,創新思維與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是帆,終身學習則是遠航的不竭動力。”
對話“職場引路人”,明晰成長路徑
貫穿整個行程的核心環節是與企業HR和杰出校友的深度對話,這為隊員們點亮了通往職場的燈塔。HR詳細介紹了企業選人用人標準、人才培養體系、對應屆畢業生的期待、行業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校友們則將個人成長經歷、職場心得、從校園到職場的轉變關鍵、在校期間應做的準備傾囊相授。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大學生可以在本科生活中為未來就業做哪些準備”這一問題,湯德鑫、朱后涵兩位校友說道:“要結合多方面因素明確自己的目標崗位,考慮到自己的個人興趣,這是內因,同時也要關注行業大方向等外因。進而再對大學生活進行合理規劃,參加一些實習、實踐或者一些研究項目,豐富自己的技術棧,為未來的就業積累經驗。”通過交流,同學們獲得一手的、鮮活的職業發展信息,打破信息差,更清晰地規劃大學生活和未來職業發展路徑。
五天的社會實踐,隊員們零距離感知了國家核心產業的強勁脈動,深刻理解了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召喚,真切體悟了作為哈工大人的使命擔當。企業的創新基因與報國情懷,正激勵著同學們以“規格”校準目標,用“功夫”夯實素養,將個人理想深深融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一次金陵行,一生報國志,同學們必將以此次實踐為新的起點,向著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星辰大海,奮勇前行!
來源: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行走中華·尋跡金陵”實踐隊
社會實踐總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