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威海)商學院農智創行團沂蒙地區葡萄產業調研總結
寒假期間,商學院農智創行團隊深入山東省臨沂市多地開展葡萄產業實地調研,為沂蒙地區葡萄產業的科技賦能與融合發展探索新路徑。
1月 18 日,團隊成員鄭舒心來到費縣同樂莊。這里葡萄產業已引入先進設備,拱形金屬骨架大棚、智能卷簾機、滴灌系統等一應俱全,為葡萄生長提供優越條件,實現了優質、高產、高效生產。但面對市場機制的盲目性與滯后性,農戶雖通過宣傳吸引游客,初步探索與旅游產業融合,仍需進一步引導。此外,當地葡萄產業以個體經營為主,農戶期望統一組織銷售,提升經濟效益。
1月 23 日,張筱晗前往河東區小張五胡村。與費縣不同,這里的葡萄種植仍以傳統模式為主,技術設備投入不足,恒溫大棚數量有限,抵御極端天氣能力弱。農戶因資金短缺,缺乏專業指導,病蟲害問題突出。在銷售上,雖有農家樂采摘等活動,但因硬件設施匱乏,成效有限,急需政策支持。農戶們期望農村集體經營模式與企業長期收購,打通銷售渠道。
2月 6 日,劉雨琪來到蘭山區望湖亭生態種植家庭農場。該農場雖有溫帶季風氣候優勢,但夏季光照不足、春秋季低溫凍害等問題依然存在,主要靠大棚抵御。銷售上,價格波動頻繁,銷售渠道有限,仍依賴傳統灌溉和溫控方式。產業負責人表示,若智能化設施操作便捷、性能穩定且成本合理,將積極引入。
通過此次調研,團隊發現沂蒙地區葡萄產業雖有發展,但仍面臨諸多挑戰。未來,團隊將結合調研成果,探索科技助力產業振興、種植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推動沂蒙地區葡萄產業朝著科技化、多元化方向發展,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
作者:山東大學(威海)商學院農智創行團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