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社區兒童服務發展具體情況,按“為什么——如果——怎樣”提問框架提出相應問題,通過查閱資料、隊內成員討論,深度挖掘問題,發現解決問題的可能性,給出最優答案。在問與答的過程中,幫助團隊成員深入探索全面構建兒童友好型社區的積極意義與可推廣性。“雙減”政策是指中國政府出臺的限制學生課外負擔的政策,包括減少學生作業量、縮短學生的學習時間和限制校外培訓機構的規模等措施。
Q1:安慶市菱湖社區辦,您好,請問您們是如何保障適齡兒童能正常接受素質教育的呢?
社區適齡兒童素質教育是需要綜合考慮兒童的需求、家庭的情況、社區的資源和教育目標等多重因素的。我們社區辦能做的是從中輔助,提供家長更加良好的方式,帶領社區共同重視兒童的素質教育,社區適齡兒童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兒童的全面發展,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首先,我們建議家長能根據自家孩子,制定一個適合兒童年齡段和需求的課程計劃。該計劃應該包括多種主題,例如人際關系、健康和安全、社交技能等。課程應該根據兒童的年齡和發展水平適當調整,以確保課程內容和難度適合他們的能力水平。而且,這應該是一個長期的計劃,因此需要考慮課程的可持續性。可以制定長期計劃和策略,確保課程內容和質量得到持續的保持和改進。
同時,考慮到他們的家庭生活,可以通過促進親子互動來鼓勵家長參與教育過程,使得教育得到更好的延續。我們鼓勵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發展兒童的關鍵能力之一,可以通過各種活動來培養,如藝術、音樂、手工等活動。可以提供有趣的任務,以鼓勵兒童嘗試新的事物,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有意義的成果。我們社區辦曾組織社區兒童繪畫大賽,激發兒童的創作欲,提供社會參與機會,社會參與可以幫助兒童建立社會責任感,并促進他們的自我意識和社交技能。可以組織一些志愿活動或社區服務項目,使兒童有機會參與社區事務,并了解社區的重要性。
Q2:家長您好,請問,您的孩子現在是處于一個怎樣的學習階段,以及您對雙減政策的施行有否了解呢?您的孩子是否能真的從中受益?
劉媽媽:我女兒現在正在上小學3年級,我個人認為,這些政策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和壓力,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休息,提高他們的身心健康。初衷是好的,政策的出臺也是必要的,因為過重的課外負擔已經讓我的女兒少了很多童年的樂趣,這是令我難過,甚至無法忍受的事情。現在的作業確實少了。但,也許有些時候需要家長配合的作業太多了,為了不讓孩子失望,我和孩子爸爸的時間有點吃不消,當然,我的家庭會盡力不讓孩子感到吃力,有壓力,受益是有的,小孩現在挺快樂的。
吳爸爸:我大兒子是高中生,我有點擔心政策的實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升學機會,特別是他正在備戰高考。本來正在進行課外補習的機構課堂都多多少少停下了,有些輔導班的老師確實講的很好,這是我兒子自己說的。我小兒子還是蠻開心的,作業少了,玩的時間變多了,晚上放學路上和小朋友們玩的時間都變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