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和縣西梁山烈士陵園參觀
為了慶祝建團100周年,傳承紅色基因,獻禮黨的二十大,我們團隊于2022年7月11日共同前往和縣西梁山烈士陵園,開展了暑假社會實踐活動。
和縣西梁山烈士陵園,地處長江沿岸,和蕪湖隔江相望,東、西梁山對峙,浩浩長江,滾滾東流,一瀉千里。
西梁山地勢險要,是長江中下游在江北的唯一至高點,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解放前夕,是國民黨反動派扼守長江的咽喉要道,為了防止解放軍打過長江去,在西梁山重兵把守,令國民黨第八兵團、六十六軍十三師三個團的兵力扼守西梁山及其周圍地區,海陸空配合作戰,妄圖阻止解放軍橫渡長江。我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九十師,受命攻打西梁山陣地,師二六九團為主攻,二六八團擔任佯攻,二七O團作為師總預備隊,經過三晝夜的激戰,在給敵人以重大創傷的同時,自已也付出了血的代價,千余名解放軍指戰員血灑西梁山,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
和縣西梁山烈士陵園地處馬鞍山市鄭浦港新區白橋鎮境內,距和城約30公里,占地面積400畝,由大、小陀山組成。西梁山與蕪湖的東梁山合稱天門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詩仙李白《望天門山》這首詩而聲名遠揚,還留下了王羲之摩崖石刻“振衣濯足”四字而名噪千年。1949年渡江戰役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九兵團三十軍九十師二六八、二六九、二七零團奉命攻打西梁山,以牽制敵人兵力,為渡江戰役創造條件,經過三晝夜激戰,千余名指戰員血灑西梁山,為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西梁山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軍事基地,當我們團隊進入的時候,能感受到一種非常強烈的敬畏之心。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建國后在此建造了烈士陵園,由人民英雄紀念碑,烈士塔、烈士墓、紀念亭、革命烈士紀念館以及一些附屬配套服務設施組成。紀念館建筑面積約1400平方米,按照歷史時期分設5個展廳,陳列自大革命至改革開放以來和縣籍與犧牲在和縣的非和縣籍烈士事跡。紀念館運用文字、圖片、實物、雕塑、油畫等多種藝術形式以及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當年革命斗爭場景。
同時,我們團隊也了解到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和縣的有關對策。還了解到和城解放的具體時間,也知道了抗日戰爭的不易與困難。但我們一直相信我們共產黨能取得最后的勝利。其次,了解的了我們和縣的支部成立時間。然后,我們團隊參觀了一些重要有關抗日解放的戰役:百旺市殲滅戰、南義爭奪戰。同時,也參觀了有關和縣的革命烈士,如:張智錦、葛國孝、孫必春等。當我們了解到他們的革命事跡,我們不禁對他們產生了強烈的敬畏之心。我們也參觀了日軍對我們革命烈士的刑訊室,可以看出他們對我們非常的殘忍。同時警示著我們,一輩子不能忘記這些痛,警示著我們奮發圖強,自強不息,只有自己強大,才不會受欺負!最后我們參觀了習近平基于烈士的話:我們要在全社會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對為國犧牲、為民犧牲的英雄烈士,我們要永遠懷念他們,給予他們極大的榮譽和敬仰。
- 食光獻禮,安饗有我
- 站在時代的窗口,我們滿懷期待迎接二十大的到來,作為食品青年,我們要響應總書記的號召,自覺擔當重任,深入基層一線,讓青春在實現中
- 09-07 關注:8
- 講中國話、尋中國情、傳中國文化
- 浙江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中國話,話中國”實踐團隊在浙江省內各個大學以及溫州市、麗水市、金華市和杭州市開展線上線下實踐活動,通過
- 09-07 關注:6
- 暑期實踐—— 燃鄉教薪火,助童夢飛揚
- 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必先振興鄉村教育”的偉大號召,以堅實行動助力鄉村振興事業,大連理工大學電信學部赴湖北省武漢市“繪出同心
- 09-06 關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