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學子三下鄉:走進黃河,展望未來
江蘇學子三下鄉:走進黃河,展望未來
隨著社會經濟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日趨顯著。2023年6月,我加入了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人文傳媒學院“星火成炬,丹心筑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7月21日,我們利用暑期來到白銀市,以“走進黃河,展望未來”為主題,以了解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現代化為目的,開展了為期5天的社會實踐,通過親身參與生態現代化實踐活動,在走訪市民、實地考察、投入宣傳的過程中,都帶給我了十分深刻的收獲和感受。來到甘肅的黃河流域,我親身感受到了生態環境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親眼目睹到黃河流域生態系統的恢復與改善,深刻理解保護生態環境對于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在走訪市民時,與孫女士的談話中,她表達了自己對黃河流域生態向好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黃河流域生物回歸自然,保障依靠流域生存的人民生活水平。確保黃河流域的可持續發展的期待。在她的語言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黃河流域人民對黃河生態的萬分關切,黃河生態不光影響著社會,也影響著人民的生活質量,所以對于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應該高度重視。圖為實踐人員采訪當地群眾孫女士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我學習了很多與應用環境科學,地質學,生態學等相關的知識,了解自然資源管理、水土保持、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實際操作和技術,將知識結合政策,幫助我更好的理解生態環境問題和國家政策。政策強調了生態保護與恢復,通過濕地保護、林地恢復、草地修復等生態工程項目,加強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恢復。資源的有效管理與循環利用推廣農業節水技術和水土保持措施,減少農業用水量和土壤侵蝕,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綠色產業發展、科技創新與應用、社會參與和公眾教育等方面。然而,黃河流域仍然面臨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等諸多挑戰。未來,還需要持續加大生態保護的力度,加強制度建設和法治保障,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轉型,促進生態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參與黃河流域生態現代化實踐活動,深入了解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和受威脅程度,增強了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環保行動,為保護生態環境貢獻力量。同時,在實踐中,團隊實踐需要協調分工、解決問題、保持團隊凝聚力,在與他人合作過程中,也培養了我的團隊合作精神,發展了我的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技巧。這次實踐活動帶來的挑戰和成功經歷,使我增強了面對挑戰的自信心。反思自身角色和責任,思考如何為社會做出貢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都應該認識到生態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并且付諸行動,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由于不斷的城市化和經濟發展,產生的工業污染等廢氣廢水已經嚴重影響到了黃河的生態環境,當然,我們也看到了一些積極的變化,在相關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總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是一個關系到國家未來的大問題,我們需要從保護、節約、減少浪費等方面出發,利用現代技術,積極加強環境保護力度,并采取適當的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從而把黃河流域保護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通訊員 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