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學子三下鄉感悟
在本次三下鄉活動中,我在藝體組擔任副組長,配合組長的工作,與搭檔雅元負責小朋友們第二天下午的手勢舞《萬疆》課堂教學,我們之前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教學經驗,但是只針對數學課和政治課等文化課,對于手勢舞的教學倒沒有多少經驗。于是雅元和我在知道分工安排之后,首先去查詢了《萬疆》手勢舞的相關資料,并將其分為四個部分進行教學。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首先剖析了《萬疆》這首歌的意義,考慮在授課時通過設計學生回答問題引入《萬疆》這首愛國歌曲,之后播放歌曲mv讓小朋友們進一步了解《萬疆》這首歌,然后進行《萬疆》手勢舞學習。
在教學設計的實施上,我們主要對手勢舞教學部分的手勢動作進行了講解設計,整首歌曲的動作是很多的,而如何讓我們所教的小學生們進行記憶就成了雅元和我思考的問題,于是我們仔細對手勢舞動作進行分析,將動作聯系生活實際,便于學生進行記憶,比如“紅日升在東方”這句歌詞,我們觀察對應的手勢語,將紅日升起時的狀態與其結合,紅日向東方升起,而手勢語則對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而紅日有一個逐漸升起的過程,這也對應了右手首先握拳于胸前,最后五指張開,高舉于頭頂模擬紅日升起時光芒照四方的形態。
完成教學設計寫完教案制作完PPT,我便在騰訊會議進行試課,慢慢根據上課時長調整語速,雅元和我還在PPT上面加上了分段音樂以及視頻,每個手勢動作,配合學生理解,對每個手勢舞動作都盡量挖掘其實際意義,以期學生們能夠更好的理解學習;在兩次磨課階段,非常感謝組長隊長的寶貴意見以及藝體組所有組員們的細心陪伴,讓我們能夠對課堂教學進行進一步的打磨,增加了提問環節于紅歌傳唱課堂的小聯動,開鏡面效果讓小朋友們能夠更好的和我一起練習,調整了課后作業的上傳方式,設計增加了與學生的互動環節,讓課堂呈現了更好的效果。在最終的授課階段,是我們青苗隊的第二天教學,也是我們的手勢舞課堂第一次跟小朋友見面。雖然在課前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但是剛開始上課的時候還是超級緊張,不過慢慢的有小朋友積極參與課堂回答問題,這就讓身為老師的我也沒那么緊張了。慢慢地投入到了課堂的手勢舞教學當中,40分鐘的時間很快過去。很高興能夠和小朋友們一起相聚云端共同學習《萬疆》手勢舞,也很感謝小朋友們的積極配合!這次授課經歷是我很寶貴的會議,和雅元一起商討制定計劃,根據大家的意見進行進一步潤色,一步步對課堂打磨的經歷真的很棒!
而與藝體組的小伙伴們一起磨課,一起準備開營儀式的過程也超級充實,大家在群里踴躍發表自己的想法,為了開營儀式辛辛苦苦準備,與大家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的過程真的很棒!
- 走進戰役紀念館,感受紅色文化魅力
- 曲阜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探尋紅色記憶小分隊”社會實踐隊伍在暑假期間走進濟南戰役紀念館,感受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
- 09-03 關注:11
- 支教活動
- 為響應黨和國家“三下鄉”的號召,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的決策部署,提高社會對留守兒童問題的重
- 09-02 關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