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步丈量鄉土,盡己力助鄉發展
憶往昔,歲月崢嶸
天空霧蒙蒙的,許是昨夜剛剛下過一場雨,我們搭乘大巴車,前往安徽省定遠縣——我的故鄉。在距離目的地僅有最后一公里時,我的腦海里浮現的是小學課堂的場景,我站在講臺上大聲念著被老師評為優秀作文的文章,題目是“我的家鄉”。“我的家鄉有一條彎彎的大河,春天柳樹成蔭,夏天聽得蛙聲一片…”自離開家鄉,踏上求學之路其起,我就沒有再回到過這里,此次隨實踐團前來,我不禁會想,故鄉是否還是記憶中的模樣?我們來到這里,是否真的可以起到作用,為鄉村振興做出一點貢獻呢?
看今朝,風華正茂
當雙腳重新踏上故土,這里已然換了新面貌,成了一番新天地。此次三下鄉的主要任務是實地調研,深入了解農村農業碳匯現狀。我們走進田間地頭,走進民間企業,愈是深入探索,愈是驚訝家鄉的發展變化。不僅是經濟硬實力,還有一些新技術也引進到了農業的發展建設上面,軟實力也有了進步。家鄉企業發展搭載了互聯網列車,經歷層層險阻,成功出圈,現今終于將家鄉的特產帶出定遠,讓更多的人了解定遠,走向更加廣闊的市場。與相識的長輩交談中得知,有一些新技術新思想還是返鄉創業的年輕人帶進農村的,我的心中泛起了層層漣漪,他們是家鄉的奉獻者,感動于他們的初心不換,欽佩于他們的能力,能為家鄉做出貢獻。
在做訪談的過程中,農村農業局的王主任的一番話引起了我的思考,他說:"如果種植某種作物的經濟效益是500元,但是修復生產活動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傷所需費用1000元,這樣的農業生產活動就是沒有意義的。”農業發展不能局限于經濟效益,忽視長遠生態效益的考量。是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鄉村振興不只是要推動農村經濟建設,獲取金山銀山,還要重視鄉村生態建設,保護好綠水青山,這鄉村自身最珍貴的財富。這其實也是我們此番社會實踐的最大愿景:為鄉村,為祖國,將這筆財富牢牢守住。
“我們此次來到農村的實踐調研能夠起到作用嗎?”,在調研接近尾聲時,我心中有了答案。鄉村振興是一條漫長而又曲折的道路,哪怕前進一小步都要付出巨大。我想在這條道路上做出的任何努力與探索都是有意義與價值的,即使是失敗了,也有著發現“此路不通”的意義,為以后的探索奠定基石。筑夢綠野”實踐團,所謂“筑夢綠野”,它不僅意味著守護著土地的綠野,還意味著在這片土地上,推動實現鄉村振興的夢想。
時代在向前,農村建設日新月異。我感嘆故鄉的變化,這里大部分事物都與記憶中的模樣大不相同,但是我并不會感到陌生,也不會覺得生疏,我會為家鄉這積極的改變感到欣喜,感到自豪。因為這里始終都是我的家鄉、我的根。無論土地上事物如何變化,我與這片土地之間的聯系永遠都不會斷,那種發自內心對故土的親切,永遠不會改變。生于斯,長于斯,有幸成為鄉村發展變化的見證者。落葉歸根,春泥護花,再次擁抱故土后,一顆塵封多年的種子終于在心中破土發芽。我也有了期許,不只是見證者,我也想為家鄉的建設做出一點貢獻,成為鄉村振興的助力者。回歸故里,扎根故土,將己夢融入鄉土,筑夢綠野。
調研結束,大巴車上,又同離鄉的每一次,駛向遠方。不過無論遠方多遠,我都一定再次回來。車窗外的事物飛速倒退,一如歲月流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歷史的畫卷已恢宏展開,歷史長河滾滾向前,新時代新青年,在這有限的生命中,不負韶華,不負故土,不負這偉大的時代。(通訊員 冷若芷)
- 汲取先輩精神,不忘初心使命
- 在上學期,物理與能源學院2021級能源動力四支部全體成員參加了金工實訓的課程學習,我們利用金工實訓的實踐機會
- 06-02 關注:36
- 美麗新福建,青春在行動
- 為了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著眼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提高當代青年生態文明素養,讓綠色
- 06-02 關注:22
- 秉承初心使命 厚植敬老情懷
- 為了響應黨的號召,我們團支部積極投身于團支部與社區共建的社會主義實踐活動,以“孝勞敬老”為主題,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06-01 關注:35
- 除張村鄉村振興調研:探索鄉村發展新路徑
- 為深入了解除張村鄉村振興成果,探索新時代鄉村發展的新路徑,5月31日,創新實驗學院田園使者服務隊前往揉谷鎮除張村進行實地調研。
- 06-01 關注: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