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25年1月考察鞍鋼集團所屬的本鋼板材冷軋總廠第三冷軋廠時的講話指出:“制造業要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像鞍鋼這樣的國有大企業要為中國式現代化多作貢獻。”

2025年7月23日至24日,東北大學“馬院赴遼寧鞍山社會實踐團”走進鞍鋼集團,實地走訪冷軋廠彩涂線、百米鋼軌生產線及四號高爐。作為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鞍鋼始終肩負著“國之大者”的使命,而這次實踐讓我們切身感受到新時代國企改革發展的脈搏。
智慧工廠:數字賦能新圖景
走進冷軋廠彩涂分廠,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高大的機器轟鳴運轉,運輸車自主配送染料,整個車間幾乎看不到操作工人。僅有一個集控中心和零星的維保人員,卻支撐起整條生產線的高效運行。

過去總以為鋼鐵廠是人聲鼎沸、熱浪撲面的場景,但這里卻只能聽見設備細微的運轉聲。工作人員解釋,從上料到成品檢測,全流程由機器人和智能系統完成。高溫、高強度的環節完全交給機械,既保障了安全,也提升了效率。這種“黑燈工廠”的模式,實踐團成員對“智能化”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大國重軌:鐵龍奔騰中國路
在軌梁分廠的觀景平臺上,通紅的鋼軌如火龍般在軋機間奔涌。水刀切割時飛濺的火花照亮了整個車間,熱浪撲面而來。這里的鋼軌能實現任意定尺生產,是高鐵建設的關鍵材料技術人員介紹,鞍鋼鋼軌不僅覆蓋國內多條高鐵線路,還遠銷海外。站在傳送帶上方觀察鋼軌被精準加工,深刻感受到了制鋼背后技術的精密與復雜。一條條鋼軌不僅是工業產品的結晶,更是中國速度的象征。
綠色高爐:舊貌又煥發新顏
四號高爐巍然矗立,爐頂管道密布。仰望這座龐然大物,鐵水出口處的工人身影顯得渺小卻堅定。高爐周圍連接的管道并非單純輸送原料,而是環保系統的“動脈”——煤氣經過凈化回收發電,爐渣轉化為建材,廢水循環利用。站在爐底,有風從四周吹來,卻未帶起一絲粉塵。這種環保措施讓人印象深刻。曾經的高爐或許煙塵滾滾,如今卻通過技術革新實現了清潔生產。傳統工藝的現代轉型,在這里得到了生動詮釋。
青春印記:鋼鐵熔鑄強國魂

兩天的實踐,我們從鋼鐵的溫度中觸摸到時代的脈動。鞍鋼的每一處細節,都體現著總書記“制造業要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的囑托。過去總覺得鋼鐵是冰冷的,但這次實踐讓我們看到,鋼鐵背后是無數人的智慧與堅守,是科技與工業的深度融合。作為青年學子,更應該理解“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根基所在”的深意。鞍鋼的故事,不僅是國企改革的縮影,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注腳。未來,鞍鋼將繼續以創新為引擎,而實踐團成員們也將把這段實踐的感悟融入學習與工作,為制造業強國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