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至10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石榴”志愿隊緊扣“石榴同心,民族同行”主題,赴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優鮮果園水果店、U家超市及農貿市場等地開展社會實踐;顒蛹染劢罐r產品流通全鏈條調研,又融入民族文化宣傳、民族知識普及工作,在實地走訪中促進各民族間交流合作,為農產品流通領域發展及民族團結工作雙維度積累實踐經驗。

8月9日,實踐隊首站進入優鮮果園水果店。與店內人員交流水果運輸、保鮮及經營流程之余,隊員們向工作人員發放民族知識宣傳手冊,結合手冊內容普及我國民族政策基礎要點,講解民族團結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期間還圍繞“各民族共促產業發展”話題展開輕量互動,在了解商家為降損耗用泡沫包裝卻增成本、靠特價促銷提周轉等經營情況時,同步傳遞“各民族攜手可共解行業難題”的協作理念。
隨后走訪周邊農貿市場攤點時,實踐隊在調研農產品自產自銷模式、品質差異等情況的過程中,穿插民族文化宣傳工作。聽攤主分享憑茄子蒂瓣顏色辨新鮮度的傳統經驗時,向攤主及周邊消費者介紹不同民族的傳統農耕智慧共性;在觀察消費者采購習慣、高溫致蔬菜損耗等現象時,以通俗案例講解“民族團結能匯聚發展合力,助力解決民生經營小難題”,引導大家感知各民族協作的現實意義。

8月10日在U家連鎖超市調研期間,隊員們在了解農產品進貨、質檢、上架全流程——包括多元化采購策略、依托數據分析調貨、質檢體系運行等情況時,專門與超市工作人員就“民族知識在服務中的融入”進行交流。向其普及各民族消費習慣的共通與包容之處,建議在標準化管理中可適當融入民族團結元素;針對商品標簽信息完善問題,也結合“各民族平等享有清晰消費信息權”的角度提出參考思路。同時在關注電子支付普及及偏遠攤販數字化難題時,強調“各民族在發展中互幫互助,能共渡轉型難關”的理念。

經兩天實踐,實踐隊既梳理出農產品流通環節信息不對稱、物流成本高、銷售渠道單一等突出問題,也通過民族文化宣傳與知識普及,讓更多從業者對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有了更直觀認知。來自不同民族的隊員與各場所工作人員、攤販等協同完成調研與宣傳任務,實打實的互動讓“民族同行”從主題落地為行動。
實踐隊表示,后續將把調研成果與民族宣傳經驗結合,轉化為兼具產業建議與民族團結促進價值的具體方案,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及民族間深度協作貢獻智慧;形成的報告也將為優化農產品供應鏈、推動各民族共促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下一步,團隊計劃擴大調研與宣傳范圍,將此次“流通調研+民族宣傳”的模式推廣至更多地區,持續關注農產品流通創新與民族團結融合點,為農業現代化、鄉村振興及民族和諧共發展添力。此次實踐既深化了大學生對“三農”問題的理解,更讓民族文化宣傳與知識普及走進基層場景,切實搭建起促進民族團結與社會和諧的實踐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