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大學編譯未來夏令營次日:在課堂里收藏夏天的成長
煙臺大學編譯未來夏令營次日:在課堂里收藏夏天的成長
秦路宇
清晨的陽光剛剛有些炙熱,和萬家黨群服務中心編譯未來夏令營的教室里就響起了嘰嘰喳喳的喧鬧。今天是7月22日,也是開營第二天,孩子們攥著手中的筆,眼睛亮晶晶地盯著電腦上放映的PPT,一場關于環保、心靈、海洋與科學的奇妙旅程,正隨著蟬鳴慢慢鋪展開來。
環保課上的“生活百科”
“哪些小事能保護我們的地球?”環保課的問題剛落地,穿黃色T恤的男孩“嗖”地站起,大聲地回答說:“我奶奶用洗菜水澆花,說這樣水就不浪費了!”他的話音未落,扎羊角辮的小姑娘舉著手高喊:“我媽媽購物帶布袋,從不用塑料袋!”
教室里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回答聲,“隨手關燈”后面緊跟著“給垃圾分類”,“不扔零食袋”下面緊接著就是“廢舊電池單獨放”。當老師說到“少用一次性筷子”的便簽時,戴眼鏡的小男孩突然補充:“我爸爸說,那樣可以少砍樹。”
心靈課上的“情緒密碼”
上午第二節的“心靈成長的快樂之旅”課程,志愿者老師在PPT上放映出不同情緒的卡通形象“大家看,這個小朋友在笑,你們什么時候會這么開心呢?”老師的問題剛出口,教室里就熱鬧起來。
“我考試得了滿分的時候,特別開心!”一個男孩站起來,臉上帶著得意的笑容。當哭泣的表情出現的時候,起初沒人說話,過了一會兒,一個穿黃色上衣的女孩小聲說:“我上次把最喜歡的筆弄丟了,就哭了。”她的聲音不大,卻讓教室里安靜了不少。
課堂的最后,老師在笑著說:“大家看,情緒是可以表達出來的,這沒什么不好意思的,大家要積極表達情緒,不要將情緒憋在心里。”
教室里的"海洋派對"
下午的“海洋奧秘探險家”課,教室里沒有藍色布景,卻擋不住孩子們的想象。“現在我們都是海洋生物啦!”老師話音剛落,穿藍色短袖的小男孩弓著背劃手,自稱“大鯊魚”;梳馬尾的女孩捏著裙擺轉圈,說自己是“會跳舞的水母”;還有人蜷在椅子上,當慢慢爬的“寄居蟹”。
老師問道:“知道嗎?珊瑚是動物不是植物哦。”孩子們立刻安靜下來認真聽講,看到海龜誤食塑料袋的畫面時,老師讓孩子們列舉出他們所扮演的海洋生物可能遇到的危險,以及解決方法。有一個男孩突然說:“我們去海邊,一定要把垃圾帶走。”
警服叔叔的"安全小課堂"
笑聲里,教室門被推開,兩位穿警服的帥氣警官走了進來。“誰知道上網要注意什么?”高個子警官剛問,就有孩子搶答:“不能說家里地址!”
警官們鼓勵地點了點頭,接著繼續講解網絡安全:“不點陌生鏈接,就像不吃陌生人的糖;看好支付密碼,就像保管好零花錢。”說到設密碼,有人說“用生日作為密碼”,但警官卻笑著搖頭說:“密碼要像小朋友們心里的秘密,越難猜越好。”
科學實驗的"小驚喜"
最后一節的科學小實驗課,成了孩子們最期待的環節。志愿者老師拿出了一張A4紙張和一卷膠帶,“今天我們來做一個‘保衛雞蛋’的游戲,大家想辦法讓雞蛋從桌子上掉下來不碎。”
志愿者首先將A4紙卷成漏斗狀然后用膠帶固定,將雞蛋放入漏斗后松手,在孩子們的驚呼聲中漏斗落到了地上,但雞蛋卻完好無損;接著志愿者又將雞蛋簡單的用紙包裹好后松手,雞蛋落到地上應聲而碎。然后志愿者向孩子們拋出了疑問,孩子們熱烈的討論了起來,最后由志愿者揭曉了最終答案
熱脹冷縮實驗更像魔術。兩個一樣大的氣球,分別放進熱水和常溫水里。三分鐘后,熱水里的氣球明顯鼓起來,表皮繃得緊緊的;常溫那個變化不大。"這就是熱脹冷縮呀。"老師把熱水里的氣球移到冷水里,看著它慢慢"縮小",孩子們的驚嘆聲差點掀翻屋頂。
夕陽斜斜地照在大地上,中午的酷熱消失的無影無蹤,孩子們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人還在念叨“氣球為什么會變大”。這一天的課堂,像個神奇的口袋,裝滿了比夏天更鮮活的成長。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