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怒吼處,滬上鑄魂行
——哈工大學子上海抗戰紀念地實踐紀實
【哈工大(深圳)智能學部宣】(圖文/岑永賢 鐘斌)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愛國的同胞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2025年7月31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紅途尋跡,青春勵行”實踐團循著《大刀進行曲》的激昂旋律奔赴上海,先后探訪國歌展示館與四行倉庫抗戰紀念地,在追尋烽火足跡中感悟軍民團結的偉大戰斗精神。
1. 上海市國歌展示館:國歌從這里唱響
當日上午,實踐團步入《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地——上海市國歌展示館。莊嚴的旋律與歷史的回響交織,引領成員們觸摸民族精神的根脈。館內長卷徐展,珍貴圖片與歷史實物無聲述說:這誕生于烽煙中的歌聲,如何成為刺破黑暗、喚醒靈魂的號角。凝視聶耳、田漢等先輩在民族存亡之秋嘔心創作的手稿與影像,那凝聚民族不屈吶喊的《義勇軍進行曲》仿佛穿越時空,在每個成員耳畔徐徐奏響。這些烽火中誕生的不朽旋律,早已超越音符本身。如同《大刀進行曲》中氣沖霄漢的怒吼,是劈向侵略者的寒光,它們曾是凝聚四萬萬同胞的鋼鐵洪流,是投向敵人的鋒利投槍。
今日硝煙雖散,歌聲依舊鏗鏘。國歌所承載的血性與自強精神,如同不滅的火炬,映照來路,更指引前程。這穿越時空的旋律,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標,激勵我們銘記歷史,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砥礪前行,續寫民族復興的壯麗樂章。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國歌展示館前合影
2. 上海市四行倉庫抗戰紀念地:彈孔里留存的歌聲
當日下午,實踐團走進四行倉庫抗戰紀念地。布滿彈孔的高墻肅立眼前,如同一道巨大的傷疤、一部沉重的史書,無聲卻震耳欲聾地訴說著當年激戰的慘烈與不屈。陳列館內,講解員的聲音在展品間輕繞。生銹的槍械、斑駁的軍服,默默承載著歲月的硝煙。立于犧牲將士名單墻前,密密匝匝的名字令人心頭沉重,悲愴之情如潮涌來。
行至西墻,千瘡百孔的墻體更顯猙獰。剎那間,實踐團成員耳畔仿佛響起震天的吶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大刀進行曲》那血性的怒吼,與當年將士們氣壯山河的呼喊在狹窄空間激蕩共鳴。凝視累累彈痕,分明看到民族之魂在烈火中淬煉的雄姿——這并非磚墻,而是血肉之軀筑起的不屈長城!
步出紀念館,喧囂市聲撲面而來。回望西墻,它如一面歷史的明鏡,映出血與火的年代。《大刀進行曲》的激昂吶喊,仿佛已穿越歲月煙塵,化為民族脊梁中永恒不息的回響。歷史何曾遠去?當這歌聲依然回蕩于今日長空,它便不只是消逝的回音,更是時代交予我們的未完成樂章。面對這傷痕累累的墻壁,每一位后來者都是待續的音符——唯有以澄澈之心銘記,以堅實腳步前行,把不畏艱險的戰斗精神轉化為刻苦學習、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方是對墻中英魂最深沉的告慰!
從抗戰歌聲中汲取精神偉力,于實踐征程中追尋先輩足跡,“紅途尋跡·青春勵行”實踐團,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