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健康中國政策的號召,補齊鄉村急救教育的短板,湖北醫藥學院“救在身邊之康護童行”社會實踐隊,聚焦鄉村兒童健康發展的迫切需求,以青年視角和擔當精神,于竹溪縣安家溝村托管班“童伴之家”上留下了奉獻基層、呵護健康的青春足跡。
靈活教學:用青春力量傳遞健康理念
7月1日,建黨節之日,實踐隊在安家溝村村委會進行了莊嚴的升旗儀式,以五星紅旗為象征,以崇敬敬禮為致敬,孩子們接受了愛黨愛國的精神洗禮,心中的小芽更加蓬勃向上,實踐隊關于守護鄉村兒童健康成長的使命也被高高揚起。
急救課堂:以熱忱之心守護鄉村童安
升旗儀式的思想教育后,別開生面的“青春急救班”被開展。急救小課堂上,晦澀難懂的知識被急救隊小老師們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動作講解和有趣表述,“海姆利克法的學習很簡單,大家可以把動作想象成剪刀、石頭、布。”小李老師手持人體模型,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大家看這里,雙手抱住腹部,然后我們快速地向上擠壓。”生動的講解吸引了小朋友聚精會神地傾聽,提問的過程中,一雙雙高舉過頭頂的小手彰顯了滿滿的求知欲。“我想上!”柏浩宇同學第1個舉手,在隊員們的教導下,較為順利地完成了急救動作。當日共有27名小朋友參與了課堂實操,枯燥的理論在實踐中孕育成了孩子們心中急救知識的花朵。
健康講堂:以赤誠之意播撒生活良方
7月2日至6日,一系列活動陸續開展。健康科普妙趣橫生。“保護眼睛小妙招。”“科學護眼大提問。”等有趣的活動也激發了孩子們的回答熱情。課堂上,隊員們還發放了護眼小冊子,并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作出了對應的保護視力方案。“多休息眼睛原來這么重要,看來我要改正了。”明夢淇小朋友感嘆地說。 針對年齡不同引發的認知層次問題,隊員們創新應用分齡教學模式。低齡學生以激發興趣與參與熱情為主,各種趣味小活動穿插其間,提高了孩子們的課堂參與度。高年級學生以圖文與知識科普相結合,既保證課堂內容風趣幽默,又兼顧孩子們的知識需求。這種雙層模式的應用提高了課堂教學的針對性,順應了鄉村教育的具體實際。 篤志固守:以責任擔當踐行青春誓言實踐隊的付出不僅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也獲得了地方政府組織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認同。縣組織領導在旁聽課程中,對分層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安排給予高度評價,并對我們工作表現給予深切關心和支持。縣婦聯工作人員在慰問中指出:“我想辛苦的不是我們,是你們。作為第1批來這里的大學生,你們愿意駐扎鄉間為孩子們傳播健康理念,這種務實的精神值得其他青年人學習!”
支教之悟:以赤子之心感受成長點滴
在社會實踐中,每個隊員都收獲了獨屬于自己的成長和記憶。隊員陳心怡同學回憶道,“但是沒想到隨著課堂小活動的增 加,他在越來越多的活動中愿意積極參與,甚至還成了第一個舉手的人。苦盡甘來中,我領悟了我們社會實踐的真諦所在。”
截至目前,實踐隊已開展急救培訓、健康科普等活動45場。傳授了多種知識,創新了不同教學模式。已開展30余場急救教學課程,實現了二十余種內容覆蓋。為30余名留守兒童送去知識與關懷。 “健康生活伴童行,急救知識護成長。本次志愿活動中,實踐隊青年學子們,以蓬勃的青春力量扎根于鄉土實踐的土壤上,讓專業知識為基,理想信念為尺,于方寸土地揮灑獨屬于自己的青春熱血。傳遞志愿精神,用鄉村建設助力健康中國的宏偉藍圖。他們以實際行動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力書寫了獨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為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了樹立標桿的青春力量。(通訊員:杜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