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紅色基因、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8月17日至19日,青島農業大學“泰山青韻”實踐團奔赴山東省泰安市,以“傳承紅色基因,建設美麗中國”為主題,開展了內容豐富、意義深刻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先后前往中共泰安第一支部舊址和泰安生態綠地健身活動公園,通過沉浸式學習教育和環保志愿服務,以實際行動書寫青年擔當,展示青年底色。
追尋紅色足跡,筑牢信仰之基
中共泰安第一支部舊址位于泰安市岱岳區北黃村,這座歷經風雨的革命舊址,是泰安地區早期黨組織誕生與發展的歷史見證,承載著厚重的紅色記憶。
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團隊成員們聽著講解員細致的講解。一段段珍貴的史料、一件件斑駁的實物,將大家帶回到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深刻感悟到中共泰安第一批黨員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堅守理想、不畏犧牲、開辟革命道路的偉大精神。
團隊成員在認真聽講解。 孫欣妤 供圖
講解員的聲音在耳邊振聾發聵,那些力量化作成員們宣之于口的誓言,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舊址前高舉右拳、齊聲宣誓并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等經典紅歌。歌聲和誓言回蕩在歷史現場,也在每個人的心間回響。這既是對革命先輩的深切緬懷,也是新時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跟黨走的青春誓言。
團隊成員在莊嚴宣誓。 孫欣妤 供圖
團隊成員在唱紅歌。 孫欣妤 供圖
建設美麗中國,貢獻青春力量
為將“建設美麗中國”的理念落到實處,19日,泰山青韻實踐團抵達泰安生態綠地健身活動公園聚焦“建設美麗中國”主題開展實踐活動。
團隊到達泰安生態綠地健身活動公園。 路人 供圖
活動伊始,成員們手持調查問卷,禮貌地向公園內休閑健身的市民進行訪談和調研。問卷內容涵蓋市民對周邊生態環境的滿意度、環保行為習慣以及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與建議等方面。通過面對面交流,實踐團不僅收集了寶貴的一手數據,用于后續研究分析,更廣泛傳播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而公園的中心廣場也有隊員在向公園里的人宣傳美麗中國建設理念,讓更多人投入到建設美麗中國。
團隊成員在發調查單。 孫欣妤 供圖
調研結束后,實踐團立刻投入到志愿服務中。成員們拿出提前準備好的清潔工具,化身“環保衛士”,沿著公園步道、綠化帶和活動區域,細致地撿拾丟棄的塑料瓶、包裝袋、煙頭等垃圾雜物。他們不畏炎熱,分工協作,用實際行動美化公園環境,贏得了過往市民的駐足稱贊。這一抹忙碌的“青春綠色”也成為了公園里亮麗的風景線,生動詮釋了青年一代的責任與擔當。
團隊成員在撿垃圾。 孫欣妤 供圖
炎炎夏日,隊員們心中志愿服務精神的烈火燃燒的更熱烈。這是次實踐是思想的升華,精神的涅槃,更是行動的歷練。”未來,青島農業大學的學子們將繼續秉承“厚德、博學、篤行、致遠”的校訓,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既做紅色精神的堅定傳承者,也做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實踐者,努力為繪就“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貢獻屬于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通訊員 張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