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東南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翠微茶旅實踐隊于6月22日至6月27日在南京黃龍峴茶文化村開展“文旅融合,茶香富民——以南京鄉村為例探索特色產業就業新模式”社會實踐項目,幫助完善南京鄉村茶產業“文旅+就業”融合發展模式,助力村民就業增收,提升鄉村茶產業的市場競爭力與品牌知名度,為鄉村振興提供可復制的實踐經驗,為社會建設注入青春動能。
一葉知金陵,叩響茶旅的晨鐘
首站抵達黃龍峴茶文化村時,茶園的清香與村落的古韻交織成獨特的畫卷。隊員們登上茶山,先對當地茶旅融合發展模式進行了初步考察;在參觀并了解了基本的發展模式后,為深入體會目前發展模式的效果等,成員們在街道上向游客發放調查問卷,并進行簡單交流;后又深入村民與茶農家中訪談,從市場反饋與從業者視角,立體捕捉產業發展的現狀與痛點。調研發現,這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為茶旅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礎,但在品牌推廣與產業延伸上仍有提升空間。
云間播新綠,茶香躍過屏幕來
離開黃龍峴,實踐隊轉入資料整理與線上宣傳籌備。他們系統梳理雨花茶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及茶廠信息,精心撰寫直播策劃方案。雖與部分茶廠的合作洽談未能達成共識,但隊員們迅速調整方向,決定自主開展直播宣傳,并通過網絡平臺提前預熱,力求讓更多人知曉這枚承載南京記憶的綠茶。
6月27日,首場以南京雨花茶為主題的抖音直播如期開播。鏡頭前,翠綠的茶芽舒展身姿,隊員們從雨花茶的起源、制作、傳承和品牌四個方面娓娓道來、細致講解。直播峰值時在線人數超50人,累計吸引159人次觀看,收獲4814次點贊,評論互動率達33.33%。這場直播不僅讓雨花茶的知名度得到提升,更讓其背后的文化故事觸達更多受眾。
茶香融百味,釀出富民新滋味
實踐帶來的啟示清晰可見:問卷調查顯示,大眾對雨花茶的認知多停留在“聽說過”的層面,提示可進一步通過短視頻矩陣等網絡形式擴大宣傳,結合采茶場景、茶藝展示制作科普內容;而游客對黃龍峴現有發展模式的認可,印證了茶旅融合的可行性,未來可增設親子采茶、茶藝體驗等研學活動,聯動餐飲推出茶食套餐,增強產業附加值。
采訪中也發現,黃龍峴雖通過品牌化提升了茶葉售價,但仍依賴傳統銷售渠道與經驗種植,缺乏應對自然災害的科學預案,對電商等新渠道的運用尚顯不足。這些問題,既是挑戰,也是未來產業升級的突破口。
從茶園調研到線上直播,翠微茶旅實踐隊以青春之力傳播“茶香富民”的理念。他們的探索,不僅為茶產業發展打開了新窗,更以實踐為筆,如雨花茶芽沖破泥土的力量,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勾勒出特色產業賦能就業的清晰脈絡。當雨花茶的清香乘著網絡的東風飄向遠方,當茶旅融合的路徑在實踐中愈發明晰,這片土地上的茶香定能浸潤更多人的生活,催生出富民興村的繁茂圖景,讓鄉村振興的樂章在綠水青山間奏響更雄渾的交響。

圖為隊員在采訪黃龍峴茶農
東南大學 王鑫佳 攝

圖為隊員在瀏覽茶文化村政策
東南大學 王鑫佳 攝

圖為雨花茶宣傳直播
東南大學 梁錡煊 供圖

圖為隊員合照
東南大學 王鑫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