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實踐 | 師以金陵,歸于故里
發布時間:2024-08-31
閱讀:3
團隊介紹:SEU景行行止實踐團成員:王加宇,黃加韓,閆恩祈。均是來自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大一新生。團隊成員懷著對鄉村振興的熱情開展了“師以金陵,歸于故里”,該項目以“青春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借鑒南京特色農業型鄉村在鄉村振興方面的成功經驗,結合家鄉的實際情況,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家鄉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對此我們選擇了江寧區的模范村徐家院為調研對象。徐家院是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是江寧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示范村也是鄉村振興典型實例。對南京的鄉村振興模范村進行實地考察與調研,深入了解模范村的發展現狀、特色產業、資源稟賦、政策支持等情況,收集相關數據和信息。實地調研考察家鄉發展狀況,對家鄉農村發展中的關鍵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討解決問題的可行性和路徑。
、

采訪相關一線人員
在收集基本信息后我們就開展了實地考察,發掘當地主要依賴農家樂的旅游業與垂釣漁業來發展經濟,達到了增加鄉村收入,推動地方產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的成功。同時注重文化發展與人才培養重視文化發展,注重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教育和宣傳、促進文化旅游。這些成果對我們很有學習價值,也催生了不少思考。之后我們有幸采訪了張溪社區居委會的湯書記,湯書記就發掘旅游資源,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克服發展困難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并對未來徐家院的戰略規劃和愿景進行了展望。例如回答如何挖掘旅游資源相關,張書記表明“首先是規劃部門采景,然后請專業團隊包括南京大學等一些高校來對建筑布局進行設計,邀請東南大學為主的建筑團隊改造建設。最后運營打造好這片旅游勝地”,看法一針見血。得到可靠的真實數據后,我們進行了可視化的分析,直觀得反映當地包括居民水平,年度收益和發展情況。
實踐團實際調研考察發現并整合得出家鄉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是城鄉資源不平衡導致的。而一些特有的問題更多與當地的產業與文化相關。對于這些問題團隊也想進綿薄之力,于是結合在南京的調研成果以及當地的實際情況,我們提出自己的見解,必須承認部分建議顯得幼稚且不符合當地的真正發展需求,但有些得到了工作人員的認可。在返鄉的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徐家院的成功不是簡單的一蹴而就,有其不可或缺的地域,經濟,政策,人才因素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實現振興鄉村、促進統籌城鄉發展的大目標,這對于鄉村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需要思考如何把握鄉村發展的機遇,建設美麗鄉村,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富裕。美麗鄉村建設不是實現短期的快速增長,需要從長遠角度,立足于地方文化特色、景觀特色,制定適合于本村的獨特的美麗鄉村建設。我們在徐家院與張溪社區收獲頗豐,總結如下。
注重發展鄉村產業,通過支持農村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發展,推動農村產業結構升級和增加農民收入。
注重挖掘鄉村的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提升鄉村形象和吸引力
注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如道路、供水、供電等,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積極推動農村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打造綠色生態的美麗鄉村
注重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在農村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培養農村科技人才,推動農村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鄉村振興仍是進行時,希望實踐團隊的實踐能為此貢獻綿薄之力。
團隊的實地考察
作者:王加宇
來源: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