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湘潭大學化學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來到了湘潭縣排頭鄉南下村,對其萬畝示范良田助力鄉村振興展開調研活動。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村干部合影)
符以亮書記帶領實踐團指導老師彭楚風,以及實踐團成員分別參觀南下村特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基地、辣椒種植試驗基地、黃骨魚養殖基地。實踐團成員了解到南下村充分發揮其種植優勢,在大規模種植稻谷的基礎上,利用零散土地種植黃豆,并對村民實現保底銷售;同時利用山塘多、水質好的優勢進行黃骨魚養殖,形成南下村的特色“三黃”產業。

(圖為符以亮書記介紹南下村萬畝示范田)
作為排頭鄉“早專晚優”萬畝示范優質稻基地核心產區,南下村建有多家骨干合作社,駐村工作隊指導村經濟合作社牽頭,鼓勵村民群眾參與,推動村級種殖業抱團發展、做大做強,同時吸引更多村民留鄉或是返鄉發展。

(圖為南田水庫以及水稻種植區)
土地集中治理后,南下村產業“朋友圈”好友越來越多,“土地整治+特色產業”的綜合經營模式也越來越紅火。南下村的黃豆種植從2021年的70畝到2023年的1000畝,黃骨魚養殖從2021年的10多畝到2023年的200畝。不難看出,南下村的產業發展既有因地制宜,也有穩扎穩打。在鄉村振興中,堅持這兩點對于鄉村振興至關重要。
本次調研南下村活動,化學學院的實踐團成員不僅將所學知識轉化為社會服務的實踐行動,也在下鄉實踐中鍛煉自我,同時也深刻感受到扎根基層的群眾身上穩扎穩打的精神以及作為農民身上的農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