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永垂不朽
7月15日,伴隨著夏日的蟬鳴與稻香,計算機學院網絡工程的某學生在安徽蚌埠市五河縣東劉集鎮喬集村進行了走訪調查。本次活動積極響應國家關于青年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號召,以“鄉村振興”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社會服務與調研活動。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東劉集鎮喬集村是一個位于東劉集鎮東南部的村莊,由喬集、賈湖、丁湖、胡臺、羅莊、新莊六個自然莊合并而成。該村擁有1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達到4201人,其中黨員數量為92人。其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積極貫徹鄉村振興戰略,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和特色發展,實現了經濟、文化、生態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喬集村的耕地面積為11881畝,村內設施包括衛生室和圖書室各1個,縣道仲楊路和劉喬路穿過村莊,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條件。喬集村因其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成為了“魚米之鄉”, 主要農作物包括水稻、小麥、玉米等,同時漁業養殖也為村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喬集村的轉變不僅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也為其他鄉村的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調動了他村發展的積極性。
*注釋:喬集村的玉米地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東劉集鎮喬集村有一些特色產業,主要體現在其農業特色產業幫扶項目、老齡化問題應對措施、以及稻蝦共養產業的發展上。
1.農業特色產業幫扶項目:喬集村實施了農業特色產業幫扶項目,如2022年的一批農業特色產業幫扶項目,涉及資金支持給村民,如前梁村的沈西斌獲得4000元,喬集村的張家楠、歐家連、李新和、胡燈明、胡順廷、胡燈好等也分別獲得了不同額度的資金支持,以促進農業生產和發展。
2.老齡化問題應對措施:面對老齡化問題,喬集村通過區域化黨建合作資源與村衛生室聯合建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實施“初心計劃”服務項目,旨在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確保他們能夠享受到實惠和關懷。
3.稻蝦共養產業發展:喬集村利用其資源優勢,引進生態養殖企業,發展稻蝦共養產業。這一產業的發展不僅豐富了村里的產業結構,還帶動了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成功打造了“蝦田稻米”特色農產品,走上了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注釋:喬集村的水稻養殖
此外,喬集村還具有便捷的交通網絡,縣道仲楊路和劉喬路穿村而過,使得交通十分便捷。高標準農田項目已覆蓋3000余畝,為村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便利。該村的主要農作物包括水稻、小麥、玉米等,同時漁業養殖也為農民帶來可觀的收入。
喬集村不僅自然環境優美,而且經濟發展迅速,通過實施土地托管等措施,有效解決了“誰來種地,誰能種好地”的問題,通過村集體的力量,整合了分散的土地資源,確保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和農業生產的發展。此外,喬集村還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服務提升,通過修建和維護道路、建設衛生室和圖書室等措施,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促進了村莊的整體發展。
*注釋:喬集村村民在院前種了棉花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人們見證了無數鄉村在經濟、文化、生態和社會建設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喬集村的振興之路,不僅是一段充滿挑戰與創新的旅程,更是一次深刻的社會變革和文化復興。通過科學規劃、精準施策、全民參與,該村成功地將自身特色轉化為發展動力,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從封閉落后向開放進步的跨越。
在這一過程中,喬集村不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還為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維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該村的經驗表明,鄉村振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創新的思維。
展望未來,喬集村將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人們將繼續關注和支持該村的發展,期待它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能夠不斷取得新的成就,為其他鄉村提供更多的借鑒和啟示。
鄉村振興,不僅關乎鄉村的未來,更關乎國家的長遠發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讓人民攜手并進,共同書寫鄉村振興的壯麗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