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食品院“食企聯動,雙融促賦能”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在熱烈開展。許多同學來到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以及國家機關實習,同學們在實踐中不斷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辦事能力,從實踐中汲取經驗、檢驗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努力承擔起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責任。
同學們在實踐中走進不同崗位,收獲了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和實習感悟。李宛恬同學在七里店街道辦事處兼任團委副書記,暑假期間在街道辦事處黨建辦公室全職協助開展共青團和青年工作;范亦旸同學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岡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經濟運行分析崗位參與了經濟運行模型建立和數據分析的基礎性工作;馬啟智同學在江蘇省如皋市石莊鎮石北社區作為田間作物管理員參與了農作物種植與管理工作;王凱樂同學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北京同仁堂進行實踐學習,參與藥材的分類;范夢涵同學來到遼寧省本溪市平山區人民法院,在檔案管理員的崗位上開展實習工作,學習收獲了許多實用的辦公技巧;周吳聰同學在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蠡湖分局擔任食品經營科實習生,學會了如何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執行標準,確保公眾的食品安全。



同學們在不同的崗位上開展自己的實習工作,體會各行各業的職業特色,也對如何將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與生產服務實踐相結合有了新的感悟。李宛恬同學感受到暑期的實習為今后的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堅定了她為社會服務的信念;范亦旸深刻體會到動手能力是學以致用的關鍵;馬啟智通過這次實習更加堅定了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決心,希望將來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為農業發展貢獻力量;王凱樂則在實踐中對北京同仁堂的發展歷史與企業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對中國傳統中醫藥文化也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范夢涵在實習期間學會了很多實用的辦公技巧,收獲頗豐;周吳聰感受到這段實習經歷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專業技能,還讓他對未來的職業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相較于平時在校園里的學習,暑期社會實踐是引導大學生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的好機會;是促使大學生投身于生產實踐、向工農群眾學習的好渠道;是提高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提高思想認識水平的有效途徑。盡管平日里認真扎實地學習專業知識能夠給同學們帶來信心和底氣,但只有投身實踐,他們才能切身體會“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它不僅能幫助大學生們開拓視野、增長才干,更激勵作為知識分子、接受高等教育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們融入工農群體,為日后團結工農群眾改造社會奠定基礎,讓當代大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和體會到青年學生的成才之路與歷史使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至此,食品院“食企聯動,雙融促賦能”實踐團的暑期實踐活動就告一段落了。本次社會實踐跨越時間長,參與同學多,涉及單位廣,對學生、社會都產生了極深的影響力。食品學子返回家鄉,立足基層開展社會實踐,并在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緊跟黨走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成才道路。同學們秉承著一顆熱愛家鄉的赤子之心,為家鄉的繁榮發展貢獻屬于自己的力量。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青春“返家鄉”,奮斗正當時,食品學子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