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東南大學生“藝”昂“揚”實踐團——手繪沙頭添彩韻,藝術賦能鄉村興
引言
在新時代的浪潮中,鄉村振興戰略如同一股強勁的東風,吹遍了祖國的大地,為廣袤的鄉村帶來了新的生機與希望。東南大學藝術學院生“藝”昂“揚”實踐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實際行動投身到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他們帶著對藝術的熱愛與對鄉村未來的憧憬,踏上前往揚州市沙頭鎮的征途,以手繪鄉村的獨特方式,探索農文旅融合新路徑,用藝術的筆觸,勾勒鄉村的輪廓;用設計的力量,點亮鄉村的未來,為沙頭鎮的文化振興描繪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卷。
一、夢啟沙頭,藝術之旅啟新篇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東南大學藝術學院生“藝”昂“揚”實踐團懷揣著對鄉村未來的美好憧憬,踏上了手繪鄉村的旅程。實踐團成員由指導老師田清、曾偉率領,匯集了來自不同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們憑借扎實的專業技能和滿腔熱情,旨在通過實際行動,為沙頭鎮的文化發展和鄉村環境美化貢獻青春力量。
實踐團啟程之初,便明確了此行的目的與意義:不僅要通過手繪的方式美化鄉村環境,更要深入挖掘沙頭鎮的文化資源,設計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提升鄉村的文化影響力和旅游吸引力。帶著這樣的使命,他們踏上了前往沙頭鎮的旅程,一場關于藝術與鄉村的邂逅就此展開。
二、深研田野,洞察鄉村真需求
抵達沙頭鎮后,實踐團成員迅速投入到緊張而充實的調研工作中。他們深知,只有深入了解沙頭鎮的自然風光、農業特色和文化底蘊,才能為后續的手繪鄉村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科技與傳統的碰撞
在西江生態園,實踐團成員親眼見證了現代農業技術的神奇魅力。無人化種植、水肥一體化等先進技術的應用,讓農業生產變得更加高效與智能。然而,在贊嘆科技力量的同時,他們也沒有忘記傳統農業的質樸與溫情。在老畢農場,他們親手采摘特色水果,品嘗到了傳統農業的甘甜與美好,同時也發現了農場在環境美化和品牌建設方面的巨大潛力。這讓他們開始思考,如何在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運用自己的專業力量去保留并傳承傳統農業的精髓與特色。
(二)文化資源的待掘之礦
草垛子書房、沿江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等地標性建筑的探訪,讓實踐團成員深刻感受到了沙頭鎮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然而,他們也發現,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并未得到充分挖掘與傳播。如何將這些文化寶藏轉化為旅游吸引力,成為他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三)游客體驗的單一性
通過對沙頭鎮現有旅游項目的調研,實踐團成員發現游客體驗相對單一,缺乏足夠的互動性與多樣性。這讓他們意識到,提升游客體驗、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是當前沙頭鎮旅游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
三、彩繪田園,藝術妝點鄉村顏
實踐團在調研老畢農場的過程中,發現其存在墻繪方面的需求,于是實踐團成員紛紛拿起畫筆,為沙頭鎮的鄉村環境增添色彩。
在老畢農場,他們耗時數日,在梅雨季節追著太陽,完成了包括智能灌溉泵站以及蓄水池的共計70平方米的墻繪作品。這些墻繪作品以農場特色農產品如番茄、西瓜、草莓等為元素,采用鮮明的色彩和生動的圖案,展現了鄉村的活力和生機。墻繪完成后,不僅美化了農場環境,還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拍照,成為農場的一大亮點。
四、匠心獨運,創新點亮鄉村夢
在深度調研沙頭鎮的文化特色與旅游需求后,東南大學藝術學院生“藝”昂“揚”實踐團憑借深厚的藝術功底與敏銳的洞察力,精心策劃了一系列創新設計,旨在全方位提升沙頭鎮的鄉村魅力與旅游體驗。
(一)文創產品:傳承與創新并重
實踐團匠心打造了一系列既承載文化記憶又富有創意的文創產品。特別為老畢農場設計了“畢生四季”主題LOGO,這一設計巧妙融合了農場的四季更迭與豐收的喜悅,成為農場品牌的新名片。同時,推出了“四季農場”、“大鵝的農場生活”及“兒童研學”三大系列文創衍生品,涵蓋農產品包裝、手工藝品、紀念品等多個類別,不僅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更讓游客在帶走產品的同時,也帶走了一份對沙頭鎮獨特文化的深刻印象。



(二)集章打卡與文化符號:趣味探索,定格沙頭記憶
在西江生態園與草垛子書房等沙頭鎮的標志性地點,實踐團將集章打卡與獨特的文化符號相結合,為游客打造了一場趣味橫生的探索之旅。通過設計一系列富有創意且富含文化寓意的集章圖案,如融合沙頭鎮自然風光、農業特色或歷史文化的圖標,游客在游覽過程中不僅能欣賞到鄉村的美景,還能通過收集這些集章,深入了解沙頭鎮的文化內涵。
這種集章打卡與文化符號相結合的形式,不僅為游客提供了拍照留念的絕佳機會,還激發了他們探索沙頭鎮的熱情與興趣。每當游客成功收集到一個集章,就像是解鎖了沙頭鎮的一段故事或一段記憶,這種互動體驗讓旅行變得更加有意義且難以忘懷。
此外,集章打卡點還成為沙頭鎮的一張張文化名片,吸引著更多游客前來打卡留念,進而提升了沙頭鎮的文化影響力和旅游吸引力。通過這種創新的方式,實踐團不僅為沙頭鎮的文化傳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也為鄉村振興事業增添了新的活力與色彩。

(三)主題活動:豐富旅游體驗,深化文化交流
為了進一步豐富游客的旅游體驗,實踐團精心策劃了多個主題活動。從親身體驗農事樂趣的農事體驗活動,到寓教于樂的親子研學課程,再到融合藝術與鄉村特色的文創集市,每一場活動都旨在讓游客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深入地了解沙頭鎮的風土人情與文化底蘊。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游客的旅行記憶,也促進了沙頭鎮與外界的文化交流與互動,進而提高沙頭農文旅融合發展水平。



五、多維策劃,共建共享促振興
經過數周的辛勤努力,實踐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們的墻繪作品、文創產品和活動策劃不僅美化了沙頭鎮的鄉村環境,還極大地提升了沙頭鎮的文化影響力和旅游吸引力。這些成果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村民的高度評價,激發了村民的共建意識。村民們紛紛參與到鄉村環境維護和文化活動組織中來,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這種積極的互動與參與,為沙頭鎮的鄉村振興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展望未來,藝術續力繪新篇
展望未來,生“藝”昂“揚”實踐團將繼續秉持初心,關注鄉村振興事業。他們計劃總結經驗教訓,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設計服務模式。同時,他們還將加強與地方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和新模式。實踐團成員堅信,通過他們的不懈努力和持續創新,定能為沙頭鎮乃至更多鄉村的農文旅融合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讓鄉村在藝術的滋養下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來源|東南大學生“藝”昂“揚”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