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足跡值得我們去追尋,總有一些古韻需要我們去傳承。吳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承載著江南水鄉的歷史記憶,凝聚著水鄉人民的智慧與情感。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吳文化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文學作品和民間習俗,向世人展示了江南水鄉的獨特韻味。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吳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能讓更多人感受吳文化的韻味積極探索吳文化與現代社會的融合點,推動吳文化在新時代的創新發展,南京財經大學應用數學學院暑期社會實踐“華夏吳韻·淬瓊古今”團隊踏上了前往無錫梅里古鎮的社會實踐之旅,開啟了一段守文化本真,赴傳承之路的文化探索之旅。
一、啟程:文化之旅的序章
為了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實踐團隊進行了周密的準備,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了解了泰伯的生平事跡和梅里古鎮的歷史文化背景。7月1日清晨,隨著第一縷陽光灑滿校園,南京財經大學應用數學學院的六名社會實踐團隊成員滿懷激情與期待,踏上了前往無錫梅里古鎮的征途。團隊此行肩負著傳承和弘揚吳文化的重任,希望通過實地考察與體驗,將吳文化的精髓傳遞給更多人。
二、探尋吳地之源:梅里遺址博物館的沉思
抵達梅里古鎮后,實踐團隊首先來到了梅里遺址博物館。這座位于古鎮中心的博物館,總建筑面積達1941平方米,共分為六個板塊,通過豐富的文物展示和詳盡的歷史解說,向世人揭示了吳文化的起源與發展歷程。在博物館內,團隊成員被一件件精美的陶器、石器、骨角器等文物深深吸引。這些從遺址中發掘并修復的文物,不僅見證了歲月的滄桑和歷史的厚重,更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創造力的結晶。站在展品前,團隊成員認真聆聽解說,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吳地先民的生活場景。博物館還保留了約500平方米的遺跡發掘現場,大量陶器殘片、燒土塊等遺跡清晰可見。團隊成員通過數字化電子觸摸屏、多媒體展示和互動體驗等現代科技手段,更加直觀地感受了吳文化的魅力。玻璃地面的設計更是讓腳下的遺跡發掘現場一覽無余,團隊成員一低頭便能欣賞到千古遺留的吳地遺址,深刻體悟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韻味。
三、追尋泰伯足跡:泰伯廟的敬仰
離開梅里遺址博物館后,實踐團隊來到了古樸莊嚴的泰伯廟。這座廟宇古樸典雅,每一處都透露著歲月的痕跡和歷史的厚重,不僅見證了泰伯讓國之德的輝煌歷史,更承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一踏入泰伯廟,團隊成員就被其古樸的建筑風格和莊重的氛圍所感染。廟內珍藏著許多歷史文物和碑刻,包括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親筆題寫的碑文,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見證了泰伯廟的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無聲地訴說著泰伯的偉大事跡和崇高精神。進入主殿,映入眼簾的便是泰伯雕像,服飾按照周朝頭戴冕旒,莊重肅嚴。讓團隊成員肅然起敬。在泰伯廟內,團隊成員不僅欣賞了精美的碑刻與牌匾,還深刻反思了泰伯的讓國之德。泰伯的高尚品德和無私奉獻精神讓全體成員深受震撼和感動。
文化考察 —— 學生們首先參觀了泰伯廟,深入了解泰伯的生平和貢獻。在專業講解員的引導下,學生們對泰伯的道德觀念和治國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四、吳文化的宣講:石碑社區的共鳴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到吳文化的魅力,實踐團隊來到了江陰市石碑社區進行吳文化宣講活動。這次宣講由實踐團隊和社區居民共同策劃和實施,通過文物圖片、文字介紹等多種形式講述泰伯奔吳的故事以及吳文化的發展歷程。宣講過程中,團隊成員與社區居民進行了深入的互動與交流。他們共同探討了吳文化在經濟、生活等方面的發展以及傳承的見解。大家一致認為,應該巧借創新活水為文化賦能,注重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數字化、網絡化等擴大宣講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五、結語:文化傳承的使命與擔當
此次南京財經大學應用數學學院社會實踐團隊赴無錫梅里古鎮的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通過參觀訪問吳地博物館、寺廟、等場所,團隊成員不僅深刻了解了吳文化的內涵與韻味還親身體驗了吳地先民的生活場景和智慧結晶。更重要的是,他們通過宣講活動激發了公眾對吳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增強了公眾對吳文化的認知和認同感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本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探索之旅,更是一次精神洗禮。它讓學生們在追尋泰伯足跡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力量,增強了文化自信。同時,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未來南京財經大學應用數學學院將繼續積極響應國家對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的政策加強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讓其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