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環保衛生,我們在行動
在炎炎夏日,我院大學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身于2024年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此次活動的主題聚焦于鄉村環保衛生,旨在通過實地調研與服務,為鄉村環境保護貢獻青年力量。活動地點選取在我省的各地貧困縣,時間定于7月初期直至七月中旬,為期兩周。
在活動的第一階段,我們組織了一支由11名熱心學生組成的團隊。于7月15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他們滿懷熱情與期待踏上深入鄉村的道路,走進縣城東北方向的幾個村落。與當地村民緊密合作,開展了一系列環保衛生項目。其中包括垃圾分類宣傳、水源保護、環境衛生整治等。
學生們不僅向村民普及了環保知識,還幫助他們建立了長效的垃圾處理機制,提高了整個村莊的環境衛生水平。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我們發現鄉村環保問題的根源在于村民的生活習慣和環保意識。因此,我們的團隊開始著手制定針對性的教育計劃。通過舉辦講座、工作坊等形式,向村民們傳授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等實用技能。我們還特別注重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通過繪畫、游戲等活動讓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環保觀念。為了確保活動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我們還與當地政府、村委會等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通過多方共同努力,我們成功地在鄉村推廣了太陽能熱水器、生物質爐具等清潔能源設施,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在活動期間,我們還遇到了一些挑戰。例如,由于部分村民對新事物接受度不高,推廣新能源設備時遭遇了阻力。面對這一情況,我們耐心溝通,通過現場演示、效果對比等方式,逐漸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不僅如此,我們也走進鄉村內部,與村民們展開環保衛生行動,我們拿起掃把、鐵鍬,帶上手套,沿著村道,清理垃圾,撿拾廢品。我們的行動也引起不少村民的關注,他們紛紛參與到我們的隊伍之中,我們的隊伍也因此不斷壯大,清潔活動進行的如火如荼。在環保活動的同時,我們也對村民展開調查問卷,包括他們的生活習慣、垃圾處理方式、對環保衛生的認知等。通過這些問卷,我們了解到村民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垃圾處理方式也非常隨意,這更加堅定了我們開展這場活動的決心。
在活動最后,我們向村民們捐贈了垃圾分類桶、環保塑料帶、以及衛生紙等,我們希望能通過這些實際行動幫助村民們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最終,這些環保項目得以順利實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經過一周的努力,我們的團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鄉村的環境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的環保意識有了顯著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們為鄉村留下了一套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模式。這將有助于村民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保持良好的生活環境,也為其他鄉村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鄉村環保衛生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三下鄉”活動讓我們真正的走出課堂 走向生活,走向社會,走近人民群眾,我們有責任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未來,我們會珍惜這次難忘的經歷我,們還將繼續關注鄉村環保衛生領域,不斷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和方法,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貢獻青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