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新疆改革發展穩定、情系新疆各族人民,多次赴新疆考察調研。為深入學習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和治水思路,今年8月,河海大學“水利興疆”水資源可持續管理實踐團隊本、碩、博學生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在商學院領導、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圍繞新疆水資源可持續管理發展赴烏魯木齊扎實開展調查研究,用心感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蘊含的重大意義。
一、溯源水故事,探索新疆水資源管理的發展脈絡
追尋足跡憶往昔,賡續治水興水精神。實踐團前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參觀“共有的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陳列展”,認真學習了新疆地區在多民族治理和發展民族共同體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成效,同時了解了新疆地區水利灌溉系統的歷史變遷和先輩們墾荒開渠的英雄事跡,生動感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于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祖國繁榮昌盛的重要意義,同上一節“思政課”。
綠意水岸觀成就,見證人水和諧篇章。實踐團來到烏魯木齊市唯一的四季常流河——水磨河,感受水磨河生態修復新風貌,目睹群眾親水樂水場景。附近居民向實踐成員詳細介紹了水磨河的歷史淵源、水文特征、用途價值、治理保護等情況,使實踐成員深切領悟到“一泓碧水涵養城市發展”的生動寫照。
![]() |
![]() |
實踐團參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陳列館 | 實踐團學習歷代治水事跡 |
![]() |
![]() |
實踐團參觀水磨河景觀改造工程 | 周邊居民向成員介紹水磨河治理情況 |
二、學好水知識,了解新疆水資源管理的科學內涵
探訪水源管理單位,洞悉治水現狀。實踐團跟隨學院領導前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廳開展座談交流,學習了解新疆發展、水資源概況、未來水利規劃,重點了解新疆對于治水人才的需求情況。實踐團師生在烏魯木齊市水資源管理中心與新疆節水和水環境治理行業協會開展交流座談,深入了解烏魯木齊市計劃節約用水管理、再生水資源利用流程及應用效果、建設節水型城市工作開展情況等。
探訪水利建設單位,了解興水工程。在新疆水利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水發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陳軍介紹了集團組建及發展情況、在建及運營水利工程情況,剖析了這些工程對新疆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推動作用,此外,陳書記還表達了對實踐成員未來能投身新疆水利建設的殷切期望。在新疆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團隊成員觀看了公司宣傳片、了解相關水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并就新質生產力如何賦能新疆水利高質量發展同與會的自治區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羅緯綁展開探討交流,更加全面認識到水利樞紐工程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與民生福祉。
對話一線河海校友,明晰行業需求。實踐期間,師生團隊訪談了多位河海校友。新疆水發集團陳敬德校友分享了自工作以來的成長經歷和水利一線的工作感悟,并闡述了由學校到職場轉換所帶來的影響與新時代水利建設對從業人員專業素養的具體要求,寄語同學們勇于探索、不斷傳承與發揚水利事業中的河海精神,實踐成員深受啟發,將緊密對標行業需求,深入學習專業知識,傳承治水興邦使命。
![]() |
![]() |
實踐團在新疆水利廳座談交流 | 實踐團在新疆水發集團交流 |
![]() |
![]() |
實踐團在新疆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公司交流 | 實踐團在新疆節水和水環境治理行業協會交流 |
三、共享水經驗,賦能新疆水資源利用的創新發展
產學研用水案例,共筑新疆橋頭堡。實踐團參與河海大學主辦的第十屆海外中國論壇暨第十屆世界水谷論壇(新疆),聽取專家院士有關水行業管理的最佳實踐案例及其在新疆地區適用性研究。期間,實踐團還參與了分論壇的交流環節,與全國專家就干旱地區水資源管理政策、水資源優化配置、再生水資源化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討了如何通過創新思路,提升干旱地區水資源利用效率,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為建設向西開放橋頭堡提供水支撐、水保障。
科技賦能謀發展,感悟創新魅力。實踐團在第三屆新疆國際水利科技博覽會參觀研學,與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綠賽科技集團等多家企業代表就推進新疆水資源高效利用展開深入交流,企業代表展示了他們在節能節水、水資源回收利用、直飲水等項目的創新應用成果,并重點介紹所負責的新疆多地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實踐團成員分享了他們在水資源可持續管理方面的調研成果,相關企業代表也提出寶貴建議,為實踐團后續研究工作提供新方向。
![]() |
![]() |
實踐團研學第十屆水谷論壇 | 實踐團與節水科技企業代表訪談交流 |
![]() |
![]() |
實踐團參加新疆國際水利科技博覽會 | 實踐團與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訪談交流 |
四、助力水發展,接續新疆水資源事業的奮斗故事
傾聽居民心聲,共話幸福河湖藍圖。實踐團在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中營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宣講交流,工作人員向實踐團成員重點介紹了社區搭建為民服務平臺、落實民族工作政策等舉措。同時,實踐團深入社區,向居民了解當地水資源短缺程度、用水需求與成本等情況、并向群眾普及水資源保護知識,宣傳節水理念,同時強調各民族團結一心、共同守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共建育人基地,凝聚水利智慧力量。結合水利援疆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校地共同發展,河海大學“水利興疆”水資源可持續管理調研團與烏魯木齊市水資源管理中心共建暑期社會實踐基地,并舉辦授牌儀式。水資源管理中心劉奇主任對與河海大學共建合作基地表示堅定支持和熱烈歡迎,期待共同為實現區域水資源可持續管理貢獻力量。
![]() |
![]() |
實踐團在烏魯木齊中營工社區黨群 服務中心 |
成員聆聽社區民族團結節水護水事跡 |
![]() |
![]() |
實踐團在烏魯木齊市水資源中心 座談交流 |
實踐團與烏魯木齊水資源管理中心 共建社會實踐基地 |
河海大學“水利興疆”水資源可持續管理實踐團先后前往十余個地點進行實踐學習,通過河道考察、機構調研、校友訪談、社區宣講、論壇交流等形式傳遞河海青年關于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和治水思路的理解和思考。在各單位的熱情接待與當地人民、河海校友的熱心幫助下,隊員們走進新疆、認識新疆、愛上新疆,深深感受到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著各族兒女的心與情。未來,實踐團也將繼續積極行動、系統凝練、建言獻策,將實踐調研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動能,為新疆地區水資源可持續管理貢獻河海青年的磅礴力量!
(商學院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