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世界中,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星,縱使有些星星閃爍的方式有所不同,我們也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去守護,去照亮。盛夏啟幕,與“星”同行。為響應國家號召,精準了解每個孤獨癥兒童家庭的需求,構建“全支持”資源體系,走進家庭,提高孤獨癥兒童家庭生活質量,助力特需兒童身心發展,“上好學”社會實踐隊聚焦于孤獨癥兒童家庭教育現狀及孤獨癥兒童的入學適應問題,致力于通過專業的全支持服務,為孤獨癥兒童家庭帶來新方向。
圖1
走進家門,多元支持
團隊成員深入3-13歲孤獨癥兒童家庭提供送教上門支持服務,并在過程中與家長形成有機聯動,對兒童的部分行為進行行為分析,基于分析結果,為當前狀態下3-13歲孤獨癥兒童家庭教育提出科學建議。同時運用孤獨癥入學適應的全支持服務體系,基于團隊參與研發的星力評估系統,對孤獨癥兒童進行本土化的適應能力評估,基于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入學適應目標,提供課程、環境、策略三種提供全支持服務,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最終促進孤獨癥兒童的發展。
圖2
繪本先行,共探新途
針對孤獨癥兒童的社交問題,使用“上好學”項目團隊自創繪本,設置繪本活動以增強孤獨癥兒童的社交互動能力。以繪本內容為線索,穿插加入兒童執行功能的訓練,如穿衣服和拉拉鏈等。同時根據繪本內容穿插相關知識與互動,比如在閱讀大運河繪本時,與兒童一起描一描,畫一畫,說一說這些時間長河中的精美器物。并通過行為觀察干預梳理孤獨癥兒童日常問題行為前因后果的分析,提供更精準的行為干預建議。
圖3

圖4
獨創輔具,增進適應
為更好提供全支持服務,團隊成員獨創友好適宜的孤獨癥兒童學校適應環境輔具(動態座椅、情緒干預背心、互動式藝體輔具等),科學有效輔具的加入,不僅讓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兒童的參與欲,提高參與度,也有效助力調節孤獨癥兒童的情緒,深化課堂成果,提高孤獨癥兒童適應能力能和社交能力。
圖5
家庭參與,研討共進
孤獨癥兒童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的積極參與。實踐隊的同學們對有條件的家庭開展了研判會。結合家長提供的信息做好對不同家庭的活動預設,設計合適的觀察內容和活動內容。為孤獨癥兒童家長普及科學的功能評估方法和常用的干預策略,如明確游戲時間、行為契約、差別強化等,力求提供更優質有效的支持。
圖6
讓愛傳遞,星光照夜
從孤獨癥兒童家庭全支持出發,我們用實際行動去守護幫助每一個星星家庭,孤獨癥送教上門服務讓我們看到,攜愛互助,能為這些特殊孩子點亮一片夜空。讓我們繼續傳遞愛與溫暖,共同守護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讓他們更好感受這個世界的溫暖與美好。
圖/文供稿:浙江師范大學“育星助家”孤獨癥兒童家庭全支持實踐隊 方欣彤、李夏霖、陳柏儒、薛穗子、譚芙蓉、應宇競
審核編輯: 浙江師范大學“育星助家”孤獨癥兒童家庭全支持實踐隊 方欣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