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為社會帶來了許多便利和創新。與此同時,廣大群眾也要警惕其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尤其是在保護兒童權益方面。2024年7月20日,曲阜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智繪社區,筑夢基層”社會實踐隊在云南省楚雄市復興苑小區開展了科普數字兒童拐賣騙局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向社區家長以及兒童介紹科普當今新起的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AI換臉兒童拐賣騙局,發起學習防范措施和意識。
圖1 實踐隊員向兒童講解數字拐賣騙局
數字兒童拐賣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嚴峻問題之一。不法分子利用技術手段,特別是社交媒體平臺和虛擬社區,搜集兒童的個人信息并進行非法販賣或濫用。為了有效應對這一挑戰,社會實踐隊員做出了以下行動。首先,智繪社區,筑夢基層隊實踐隊員在該社區進行對家長和監護人關于加強對兒童的網絡安全意識教育,教導他們如何正確、安全地使用互聯網。重點介紹了數字拐賣的常見手段和風險點。同時,利用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平臺,推廣相關的預防知識和技巧,引導公眾正確應對網絡安全問題。
圖2 實踐隊員帶領兒童及其父母觀看數字兒童拐賣案例的視頻
其次,實踐隊員們通過組織觀看數字詐騙案例視頻的活動,向社區兒童及其監護人普及了相關法律意識和高科技犯罪的手段。這些視頻案例生動地展示了現實生活中的數字詐騙案例,引發了參與者對于個人信息保護的深刻反思和警覺性。
最后,實踐隊員們通過與社區兒童及其監護人的互動,傳遞了防拐賣的關鍵信息和技巧。共同組織了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活動,幫助參與者理解如何識別和應對潛在的拐賣風險,提高了社區居民在面對潛在危險時的應急反應能力。
圖3 實踐隊員合影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提升了社區居民對數字拐賣兒童風險的認知和預防意識,還加強了社區和科技公司在社會責任和公益事業中的合作與交流。未來,智繪社區,筑夢基層隊將繼續深化合作,探索更多有效的防范措施,為廣大群眾科普相關法律意識和拐賣手段,共同推進全社會營造更加安全、和諧的網絡環境。
撰稿人:姚卉
智繪社區,筑夢基層隊
指導老師:任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