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讓志愿支教服務在邊疆地區中。7月12日,旨在科普航天知識,點燃航天熱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山里創‘芯’的孩子”社會實踐團隊在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明智學校開展了特色手工課堂活動——航模飛機的制作。
在模型材料的分發以及團隊成員對飛機飛行原理的介紹后,孩子們對眼前尚未成型的飛機充滿了無盡的憧憬。制作過程中,張老師拿起木棍和螺旋槳為同學們做起示范,“大家先拿出木棍,將螺旋槳插在木棍的這一端。”同學們紛紛舉起自己手中的螺旋槳,模仿老師的動作,學著拼接飛機骨架。
拼接困難時,孩子們會主動向老師尋求幫助,同時孩子們也彼此互幫互助,面對一個個小木條,形狀各異的塑料板,沒有孩子決定半途而廢,更沒有孩子直接放棄,他們用稚嫩的小手擺弄著一個個細小的零件,他們眼神中透露出的專注與堅定,仿佛讓人看到一群成熟的老匠,在不經意間便能將這些泡沫片、木條、塑料板靈巧組裝。在組裝中,孩子們的耐心被慢慢磨練,同時同學間互幫互助,合作共贏的意識也在他們心里生根發芽。
(圖為團隊成員講解和示范制作步驟)
(圖為孩子們專心制作自己的航模)
一切努力與辛勤的汗水化作了每個孩子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團隊成員們帶著孩子們來到操場上放飛自己親手制作的航模,大家站成一排,向著各自的航模寄托自己的希望與夢想,伴隨著“三!二!一!飛!”的口號,飛機紛紛向藍天沖刺,孩子們的目光緊緊追隨著,在陽光的沐浴下,飛機都披上了金黃色的的戰袍,帶著使命向前飛去。
(圖為航模飛機飛向天空)
此次航模制作手工課堂活動的開展也是為了宣傳“三航”知識,體現南航特色。同時,更重要的是讓更多的孩子們接觸到航空航天,激發他們探索宇宙,努力學習的興趣,寓教于樂,孩子們不僅收獲了一竹籃子的快樂,也收獲了滿滿的知識。
(通訊員 占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