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7日,廣州新華學院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向“陽”而生實踐隊前往儒洞鎮中心小學開展宣講,以宣傳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漆藝,邊海紅色精神以及特色農產品--絲苗米。

圖為儒洞鎮中心小學大門 實踐隊隊員張金普攝
漆藝匠心傳承,童趣探索之旅。
實踐隊不僅深入講解了漆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價值,更著重強調了工匠精神在漆器制作中的核心地位。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現場互動氛圍熱烈。為增加宣講的有趣度和參與度,實踐隊為同學們特別設計并組織了“陶緣匠心”的體驗活動。這一創新環節讓學生們親身體驗了漆器制作的初步流程,從選材到初步加工,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與樂趣。通過親手操作,學生們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更深刻體會到了漆器制作背后的艱辛與不易,對工匠精神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刻的理解。

圖為儒洞鎮中心小學學生帶陶藝成果和實踐隊隊員合影 實踐隊隊員張金普攝
探儒洞絲苗米,繪五谷糧食夢。
實踐隊詳細介紹了絲苗米的種植歷史、生長環境及營養價值,讓學生們深刻感受到了這一農產品的獨特魅力。同時,活動還巧妙地融入了陽西縣養殖場的展示環節,致力于彰顯鄉村振興的深遠意義。為增添互動與創意,實踐隊特別策劃了“五谷糧食夢”體驗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被邀請成為小小藝術家,用五谷雜糧作為畫筆和顏料,在畫布上自由創作,表達對鄉村未來的美好憧憬。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陽西縣的鄉村振興故事將會更加精彩紛呈,五谷糧食夢也將在這片熱土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圖為儒洞鎮中心小學學生描繪“五谷糧食夢” 實踐隊隊員張金普攝
萬紙千鳶展翅飛,奇思妙想繪未來。
隊員們引領著同學們在絢爛的彩箋上描繪出夢想藍圖,隨后,這些承載著無限憧憬與希望的文字被精心折疊成一只只精致的紙翼之舟,于蔚藍的天幕下,舉行了一場莊嚴而夢幻的“萬紙千鳶”夢想起航活動。紙飛機騰空而起,象征著學子們的夢想與志向在廣袤天空中自由翱翔,勇敢向未來進發。這一刻,不僅是對個人夢想的頌歌,更是對青春無畏、夢想無限的崇高致敬。

圖為實踐隊和儒洞鎮中心小學學生共同進行“萬紙千鳶”夢想起航活動 實踐隊隊員張金普攝
此次小學宣講活動不僅加深了同學們對儒洞鎮特色文化的理解,更激發了他們對工匠精神的感悟和個人夢想的追求。實踐隊將繼續總結經驗,深入挖掘儒洞鎮的文化資源,為鄉村振興注入青年力量,讓這個小鎮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圖為實踐隊隊員與儒洞鎮中心小學教師操場合影 實踐隊隊員張金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