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山東省個體農戶的作物種植情況、農藥化肥使用狀況及環境保護實踐,7月22日,“桑梓農情,生態先行”調研團前往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石馬鎮人民政府開展實地調研。
本次調研活動采訪了政府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就政府的農業廢棄物處理情況,以訪談的形式展開調研。團隊成員走進政府,與政府相關負責人員面對面交流,了解政府在農業廢棄物處理方面采取的措施。通過訪談,團隊成員了解到常見的農業廢棄物包括:地膜、農藥化肥廢棄物及農作物秸稈等。在化肥使用方面,當地政府遵循“化肥減量使用”的國家政策,逐年減少化肥使用量,推廣有機肥。在農藥使用方面,政府采取禁限農藥政策,禁止農戶使用高毒或對土壤有害的農藥。同時,政府采取適當的激勵措施,通過設立獎勵機制,鼓勵農戶與農藥經營門店積極參與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工作。比如,農戶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可以在農藥經營門店獲得采購優惠,農藥經營門店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可以獲得一定的現金獎勵。此外,當地政府定期集中組織志愿者在農田撿拾農藥包裝廢棄物。
調查發現,石馬鎮有四家持證農資農藥經營門店,然而,鑒于該鎮域內農業結構以玉米種植為主導,且多數農戶采取自給自足的種植模式,其生產目的并非以市場銷售農產品為主,因此,農戶群體對于農藥產品的需求呈現出相對較低的趨勢。在農作物秸稈的處理方面,政府多采取肥料化、燃料化以及還田的治理方法。當地政府鼓勵農戶采用清潔取暖,使用生物質燃料,以此減少環境污染。
通過此次實地調研,團隊成員對農業廢棄物處理,特別是化肥、農藥廢棄物處理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此后,團隊將對其他地區政府進行調研,進一步探索政府在農業廢棄物處理方面采取的治理與激勵措施,為生態農業的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推進做出貢獻。
(文/圖 “桑梓農情,生態先行”調研團孫昕淼)
7月22日